□ 格斯特
编者按:市“两会”刚结束,省“两会”、区县“两会”正陆续召开,全国“两会”也将描绘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蓝图。当前,进入“两会”时间,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发力2015”是一个重要抓手。
据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1亿元,同比增长8.2%;财政收入90.2亿元,增长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7亿元,增长5.1%。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今天依然不可低估,尽管我们强调内需、消费在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资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最初是20%,2008年达到48%;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投资、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54.4%、50%,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占据重要位置。2014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为45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8%,低于上一年的19%,增速创下自1999年以来同期新低。
然而,对比国家的数字,我们似乎显得过于“谨慎”。资料显示,2014年,屯溪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7.5%;黄山区预计增长15%;徽州区固定资产投资36.3亿元,预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歙县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预计与上年持平;休宁县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预计增长7.5%;祁门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6%以上;黟县固定资产投资32.8亿元,预计增长10%;黄山经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预计增长18.5%。
在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时,有代表分析指出,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1.7亿元,实现生产总值511亿元,说明投入产出比还不高、发展质量还不优,必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休宁县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时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困难”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数字的背后,则是我们努力的空间。作为2015年重点工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要“全力扩大有效投入,持续推动招大引强。”从全市角度来说,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600个以上年投资计划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超500亿元。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抓好重大产业类项目。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的实施,助推即期经济增长,并为黄山长远发展增添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展优势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再引进一批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项目,力争全年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黟县提出“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抓好招商引资,着力抓好谋划争取”,通过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祁门县负责人提出要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坚持把有效投入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成果上,确保重点项目招成一批、建成一批、达效一批。
元旦后,国务院去年底批准的总投资逾10万亿元的七大工程包基础设施项目将逐渐揭幕。如交通工程有203个项目,占据半壁江山。项目的投向一是选择有利于调结构、补短板,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重大工程;二是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工程,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七大工程包既是宏观政策也是产业政策,两者形成叠加效应,将形成“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合力。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这样的稳增长以投资为重点,但是它的投资内涵、方式、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对于我们后发地区,抓住了这一次投资机遇,则有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又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后劲和竞争力。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新闻推荐
□ 记者程向阳 冯劼 樊成柱“一杯黄山茶,一段家乡情”。16年前,他从家乡来到温州打工,从学徒做起,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用踏实和勤勉在异乡闯出一番天地。如今,他已成企业的技术...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