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了,身着迷彩服的木坑道班养护工朱庆善一早就忙碌开来,锯劈削凿,精心为患病19载的妻子制作一双拐杖。妻子许金仙坐在其不远处望着,却无法靠近一步。
今年49岁的朱庆善,原来家住休宁县溪口镇冰潭村小炳组,是位勤劳朴实的好青年,但家境较为贫寒。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家住镇上的许金仙经人介绍与朱庆善相识、相恋,婚后日子过得踏实而快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6年,朱庆善一家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那年许金仙上山砍柴,不慎将一只手手腕右动脉砍断,送到医院医治,花去一大笔医疗费。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许金仙全身关节酸痛,特别是手脚关节出现红肿,且越来越严重。朱庆善赶紧带着妻子到市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一下子,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朱庆善一人身上。妻子病情愈发严重,生活不能自理,慢慢地连走路也困难。看到妻子变形的关节,朱庆善心如刀绞。为了给妻子治病,他四处筹资借钱,遍寻良医,一时间债台高筑,可却没有特效。
面对人生的苦难与重压,朱庆善选择了担当与坚守。2000年,他带上妻子来到木坑道班,做起了公路养护工。工作之余,朱庆善的全部精力都花在妻子身上,照顾其饮食起居、按摩关节,鼓励妻子不放弃。可喜的是,在他悉心照顾下,妻子的病情有所好转,能在他人搀扶下慢慢走上几步。为了让妻子尽快好起来,朱庆善一直关注着最先进的治疗方法,一边照顾妻子,一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放弃任何治疗的希望。
风湿性关节炎发作起来疼痛难忍,而心理的落差与无助,更是常人无法想象。对许金仙而言,一天中最开心的就是醒来时看到丈夫和儿子在身边。为了调节妻子情绪,给她精神依靠,朱庆善尽可能地推掉了与同事或亲友间的应酬,下班后立马回家照顾妻子,陪妻子聊天,喂妻子吃药,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误。他每天早上不到六点钟就起床收拾家务,为妻子和孩子备好早饭。妻子睡眠质量不好,朱庆善每晚都为她铺好床被,半夜搀扶妻子去卫生间,只有妻子安心睡下后,他才会休息。
临别之际,精致的拐杖基本成形,不善言谈的朱庆善停下了手中的活,说道:“她吃了不少的苦,跟我没过上好日子。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我相信她的病是有希望的,我不能放过一线希望。”
朱庆善这位山里汉子,19年不离不弃照顾病妻,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汪红兴·
新闻推荐
3月3日,走进新改建的休宁县老年大学,不时可以听到老人爽朗的笑声。谈及新改建成的老年大学,退休老干部陆永炽对其赞不绝口:“环境大大改善了,办学空间也增多了,让更多的老人将来能过上老有所学、...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