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现在群众找村里办事挺多的,有社会保障、法律咨询、就业服务等等。”2月9日上午,早早来到村委会坐班的休宁县盐铺村文书李余胜说,“推行‘村为主\’,落实村干坐班制,可以让更多群众不出村办成事。”
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该县今年瞄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全县157个行政村中创新推行农村工作“村为主”机制,严格落实村干坐班制,并要求联系乡镇干部带班,坐班时长每天不少于6小时,以方便村民办事。
“推行‘村为主\’,我们重在将资金下放、力量下沉、责任下压,努力把村级组织、村级干部推到农村工作‘主角\’位置,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让村干服务更主动、群众满意更认可。”休宁县委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说。目前,该县已根据农村干部特点和工作实际,将基层党建、美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信访维稳、护林防火等10项工作列为“村为主”机制考核范畴,让村干部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同时加大基层基础保障,重点抓实、抓好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组干部报酬、消灭村级阵地建设欠账作为等基层党建突出问题。据统计,该县2015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同比去年翻了两番,平均每村达到8.3万元;村“两委”正职平均每年报酬达到1.8万元,其他干部达1万元以上,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倍和5倍;消灭了42个村级阵地建设欠账,有效解决了村里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办事、有劲办事等问题。
据了解,随着“村为主”机制的推行和“小学教”活动的开展、“三项制度”的落实、“阳光四务”的公开,该县已逐步打出了一套“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权往基层放、责往基层压”系列组合拳,强有力地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
·黄俊军·
新闻推荐
金竹岭村是安徽省省级地质灾害点,2013年实施整村搬迁工程,政府补贴村民自建,现已建成了省级美好乡村,有100多户农家在新村里过大年。2月19日,歙县北岸镇金竹岭村百户农民在新村过大年。 吴建平/摄 大...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