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汪 悦 吴玉莲 樊成柱
核心提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山茶产业发展,下大力气进行茶园建设、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使得黄山茶产业发展迎来最佳发展机遇期。2015年,黄山市将按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总体要求,全面提升茶产业核心竞争力。
改造茶园:
提高黄山茶品质
4月19日傍晚时分,休宁县五城镇月潭村甘干组茶农程宇泽拎着白天采的茶去上秤(卖给经纪人),当天价格是15元—20元一斤,结果经纪人给的价格是15元,原因是叶片不好看,采摘不规范。一天下来采摘2斤多茶,收入才30元,做砖工的程宇泽觉得不划算。这种不划算已不是今年,也不是个案,在甘干村民组甚至整个月潭村,虽然茶叶面积不少,但由于基本上都是低产茶园,加上茶园无人管理,茶棵任其自生自灭,茶叶质量和产量都很差。类似月潭村的问题在黄山市一些茶叶主产区现已全面改观。
休宁县茶叶局副局长单顺仙介绍,近年来,休宁县先后出台《加强生态保护大力发展有机茶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全县良种茶园基地建设的意见》及《良种茶园基地建设财政资金扶持奖励办法》等,有效促进茶产业发展。2014年,休宁县已发展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4万多亩,完成低产茶园改造5万多亩,“三茶”认证面积15.6万亩,占总面积的82%。
近些年,黄山区太平猴魁异军突起,这和黄山区近年坚持改造低产茶园,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名优茶基地,鼓励茶农开辟、租赁、购买茶园进行建设等密切相关。截至目前,黄山区已累计改造低产茶园4500亩,新辟基地6100亩,建设高效生态茶园1.7万亩,建立优质茶基地165亩,新发展无性系良种3.17万亩,无性系良种比率达46.6%。
歙县茶园面积全市最大。当前,该县国家现代农业(茶叶)生产发展项目实施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完成近8000亩荒山荒地及老茶园垦抚整地任务,新建基地机耕路近20公里、茶园内作业道路15公里,并陆续开始苗木采购与栽植管理工作。歙县茶叶办主任江稳华说,歙县在生态茶园建设方面走低产茶园改造与高效生态茶园建设相结合路子,因地制宜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苗木由乡镇政府订购,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茶产业项目统一采购,茶苗款农户自筹60%,财政补贴40%。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市茶叶站负责人许乃新介绍,2015年,全市将加快低产茶园改造,重点打造8片500亩以上良种示范园,计划改造低产茶园5万亩,建设无性系良种茶园1.5万亩、高效生态茶园3万亩,茶园亩效益突破4000元。
科技创新:
提高茶产业竞争力
4月19日,在黄山毛峰核心产地徽州区富溪乡光明茶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让人大开眼界。徽州区茶叶站相关负责人吴卫国告诉记者:“这是一条现代化茶叶生产线,从鲜叶到干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全自动化操作,2个小时茶叶不落地,可实现茶叶的真正清洁。过去,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从茶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黄山劳动力结构的老化、短缺,在茶叶生产中引入机械化是黄山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光明公司董事长谢四十介绍,目前他的生产线日均生产毛峰1万斤,在引进机械化运作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传统工艺元素。
4月22日,记者走进歙县郁茗茶厂,碧绿的茶叶散发着阵阵茶香,郁茗茶厂厂长曹路根正和工人们一起将加工好的茶叶放入包装盒中。曹路根说:“我们每天要收6000斤鲜叶,能加工1400斤干茶。”在曹路根带领下,记者来到茶叶加工车间,一套自动化生产茶机几乎占据厂房大半空间。这是茶厂今年投资68.15万元引进的全自动茶叶加工机,能自动将鲜叶制作成成品干茶。“原来厂里都是小设备,用老式茶机生产干茶,每次生产都需要10多个工人,一个小时的产量还不到300斤。引进全自动茶叶加工机后,不仅每小时产量近500斤,且只需要4到5个工人就足够了。引进机器,政府补贴25%”。
在黄山区,猴坑公司投资建设648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研发的太平猴魁茶及猴斗兰香茶机械化生产线投入生产,还在乌石镇建立黄山毛峰机械化生产线,首批制作的1万公斤黄山毛峰投放市场,茶叶品质得到专家肯定。
“产业发展、科技先行”是黄山市加快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市共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80条,实现了由一家一户单机制茶向全程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生产流水线的转变,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产业延伸:
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说起夏秋茶,有些茶客不屑一顾,因为这个季节的茶叶长得快,苦涩味重。可在黄山区工业园却有一家企业专门提取夏秋茶中的茶色素和儿茶素,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深加工,制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茶产品,且出口国外。这家企业叫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在华绿园公司,我们看到这种新产品是一种固体茶叶粉剂,就像速溶咖啡一样,无论冷水、热水,撕开包装倒出粉末一冲泡,就是一杯茶,有红茶、绿茶、普洱茶、菊花茶等各种风味。“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他们越来越习惯饮用简易的速溶茶,这就是我们看好的市场。”总经理章志强说,公司有一支高精尖研发团队,目前已获7项专利。如今,企业除生产品牌产品外,还利用先进加工设备,为国内外著名茶叶公司提供原料或半成品。目前这种茶叶产品在欧美等国家非常受欢迎,并和东南亚等国家进行洽谈,国际市场将全面打开。
茶旅结合:
提升茶产业附加值
4月18日,黄山区新明乡黄山古诗里生态农业科技园迎来铜陵、芜湖两个旅行团600余人,他们在此观花赏春,体验采茶乐趣。公司创始人陈国建介绍,古诗里以茶旅结合打市场,是集观光、休闲、农家乐旅游和茶林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目前已开发古道徒步旅行、茶叶采制体验、果蔬采摘、垂钓、自驾赛、茶艺表演等一系列“茶乡风情游”项目,自今年开园以来接待游客3000余人。茶旅结合、茶文结合是黄山市茶产业提升茶产业附加值的新做法。
歙县蜈蚣岭是一个高山村,该村建设的800亩梯田随着村中道路的打通已成为全市百佳摄影点。从去年开始,蜈蚣岭村走茶旅结合之路,旅游人数明显上升。该村党支部书记胡进法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有超过1万人上山,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希望到蜈蚣岭茶园走一走。目前,村里已有农家乐两家。蜈蚣岭村将围绕高山生态旅游发展做文章,重点打造一批高山梯田景观、驴友徒步线路、摄影爱好者基地及蜈蚣岭白茶等经济文化品牌。
互联网:
让黄山茶香飘世界
4月22日,在黄山区工业园黄山猴坑茶叶公司一楼,一个挂有电商销售中心的牌子很是醒目,这是该公司2014年单独设立的一个部门,以应对互联网时代电商市场需求。黄山区茶叶局周美生介绍,黄山区一些茶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网络销售上做起文章,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开设网店。
黄山新安源有机茶发展有限公司方国强说,公司加快电子商务、新型网络销售步伐,内销拓市场,外贸上规模。2014年,新安源公司在与安徽邮政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完善品牌自营店、天猫网店网络,全年实现营销额6000余万元,较上年增长10%以上。今年4月11日,新安源公司与“褚橙”线上营销案例操盘手蒋政文创立的“小满活茶”携手打造新型电子网络销售模式。
据悉,2014年,黄山市电子商务销量提升。本市40多家茶企入驻天猫、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城,全年交易额2.1亿元。今年,黄山市将充分利用天猫网、智慧黄山、渤海商品交易所等交易平台,拓展“黄山茶业网”功能,积极推进茶叶网络营销。
新闻推荐
“村里搞美好乡村建设,大家都在积极参与,我也要出把力,把门口的水塘清淤干净,把村搞干净、搞美了,‘五一\’来的游客也就多了。”近日,休宁县商山镇霞阜村村民一边清理淤泥,一边向笔者说道。据...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