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军的大学毕业照
陈文军在办公室工作
陈文军闲时重操画笔
陈文军的油画作品□ 记者 舒俊 文/摄
核心提示:作为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6名首届初中毕业生之一,在芜湖聋哑职业学校就读后,2008年考上理想大学,如今早已毕业。面对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他能融入社会吗?工作得好吗?“全国助残日”刚刚过去,让我们一起关注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一起聆听——
5月13日9点多,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黄山经济开发区的琦源塑管阀门有限公司,一个穿着短袖衬衫、略显文弱的小伙子早已在门口等候,他就是本文主人公陈文军。
听力不好绘画强
陈文军家在休宁县万安镇轮车村蓼山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还有一个弟弟。他是先天性聋哑,孩提时代还能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到了读书年龄就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巨大的痛苦占据了他幼小的心灵。虽然勉强上了学,但无论他怎么努力,学习成绩还是与正常孩子差一大截。父母看着心疼,终于在12岁那年把他送到市特校。在特校,陈文军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也结交了很多和他一样的同学。同学们推心置腹,互相帮助,像大家庭中真正的兄弟姐妹一样度过了9年难忘时光。
陈文军性格内向,却喜欢画画,听力和语言能力的缺失似乎更加强了他的视觉能力,他画出的画惟妙惟肖。老师很快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专门利用周末教他画油画,他也趁机如饥似渴地学习。工夫不负有心人,陈文军的画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毕业后,陈文军升学到芜湖聋哑职业学校,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门。为避免生活、经济和交流上的困难,他一年只有在放寒暑假时才回家。在学校,他省吃俭用,平时不出校门,在宿舍里钻研他最喜爱的美术。2008年4月,他参加全国特殊教育高考,被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油画系录取。生长在农村,由于贫穷,一些人家的孩子都不上学,更不要说是残疾人了。但陈文军的父母支持他,为供他上学,弟弟甚至辍学打工。考上大学那年,陈文军23岁。他在心里发誓,将来大学毕业了,一定要好好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还要让大家知道,只要努力,他们一样能活出精彩。
毕业求职遇冷热
2012年7月,陈文军从长春大学绘画(油画)专业毕业,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迎接他的会是什么?陈文军不敢多想。
一路走来,陈文军求职的过程很艰难,他妈妈更有说不出的委屈。53岁的黄连好是个吃苦耐劳的女人,摆夜市、加工茶叶、租田种地,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他从小懂事听话,学习一贯很好。他能考上大学,我们当然高兴。原来指望他考上大学有前途,可是大学毕业后大半年都找不到事做,别说找对口工作了,就是打份工都不容易。为了他的工作,我到处找,人才市场也去过,可一看他的外形、五官,加上听力残疾,都不要。我们还跑到景德镇瓷厂,也都说不要。投了不少简历,被拒绝,心里也难受。”
在家呆着不是个事,后来陈文军在离家较近的一家电子企业找了份工作,可因面部原因工作时穿戴工作服不方便,加上担心工作环境影响生育,便辞职了;后来在服装厂干过一段时间,嫌工资低也没干久。去年2月,父母得知琦源公司招人,就带着陈文军前去应聘。老板得知他学的是美术专业,和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业务不适合,劝他到别家找对口工作。没几天,父母带着陈文军二次上门。“当时他妈妈说哪怕不要工资也可以,就让他试用几天。见他们这么诚心,我就同意了。结果上班几天后,我发现他处理图片有点基本功,网店装修做得也不错,就决定聘用他,让他做淘宝推广。他干得不错,工作认真负责,很主动,同事之间相处也很好,就是太内向了,很少主动和人沟通,这一点还要加强。今年一季度,他的业绩胜过去年一年,现在也把他的工资从1400元上调到2300元。”琦源公司总经理王玉书告诉记者,现在陈文军的职务是销售部经理助理,每天工作8小时,坐在办公室里利用电脑做销售,每周休息1天,法定节假日照常放假,每年还有5天的带薪年休假。
作为企业,如何看待应聘的残疾人?王玉书介绍,他们企业目前招收了5名残疾人,在各个岗位上表现都很不错,“我觉得残疾人比正常人付出得要更多,他们很自觉,责任心强,知道感恩。有时候生意忙,陈文军都会主动帮忙装车,他干体力活不比别人差。而且他们对企业都有归属感,不会轻易跳槽,队伍稳定。”
调整心态很重要
在陈文军办公室,他恭恭敬敬地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他当年的特校老师方小芬。方老师欣慰地说:“现在的你比以前自信了,说话也比过去清楚了,千万不要自卑。工作环境这么好,一定要努力。”
陈文军对目前这份工作也很满意,他说:“油画专业很难找工作,在家呆了那么长时间,之前也找了不少工作,大都由于听力问题遭到拒绝,心里也很伤心。其实除了听力不好,其它都和正常人一样,我也渴望融入社会,可以把工作做好。进这家公司以后,我在慢慢学,业绩跟同事比还是相差比较大,因为听力残疾,跟客户电话沟通还有欠缺,我准备再买个好一点的助听器。感谢王总给我一个机会,以后我会加倍努力。”之前一直担心他工作的母亲黄连好现在也稍稍放下了心,“他父亲2007年出车祸一直不能劳动,今年才在家附近找了个保安的工作。我们也不指望他挣多少钱,只要他有份工作能生活就行了。他们做事很认真,希望社会上的企业对他们这样的残疾人多一些尊重,多一点帮助。”
记者从市特校了解到,目前该校考上大学的共有13人,基本上是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南京职业学院等高校,所学专业大多集中在绘画、计算机、服装设计,已就业9人,其中4人在本地,5人在外地,基本从事一些简单的操作工作。“首批毕业的这6个大学生中有4个在本地,陈文军做网络销售,还有1个在服装厂做事,2个在车间做印刷,外地的1个学生在合肥火锅店当服务员,就业状况不是很乐观。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听力残缺的孩子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读了这么多年书,进入社会就业道路艰辛,最后找到的工作还是和初中甚至初中没毕业的人一样,会产生‘读书无用\’的阴影。”市特校校长方小芬分析,残疾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学生自身乃至家庭对他们期望过高,总觉得他们上过大学,应该有份体面且薪资不错的工作,但往往他们自身又达不到社会的需求;其次是社会上对这类人群还存有偏见,总觉得聘用他们不放心;再一个就是他们当初在选择专业时应该选择社会需要的专业,比如工艺美术、雕刻之类的专业,就业可能会好一些。就业心态也很重要,现在健全人就业都不容易,残疾学生更要调整好心态,不能期望值过高,要学会适应。其实,他们是一群心地善良、积极向上的孩子,细心、勤劳、执着、乐于助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同样想社会接纳他们。在此也希望社会上的企业能给他们和健全人一样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工作中多些包容,相信他们也会以更好的状态回报社会。”
采访感言
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前不久陈文军当上了爸爸,女儿快两个月了。在轮车村陈文军家中,记者看到了几幅他上大学时的油画作品,非常漂亮。为了生活,他放弃了对艺术的追求。工作了,有了家庭,他没有多余的时间画画,曾经与他形影相伴的画具早已搁置在橱底,但他对绘画还有渴望。他用并不是很清晰的话语告诉记者,如果有机会,他还想继续拿起画笔,描绘属于他的彩色梦。一面是满怀期许、不甘屈就,一面是重重障碍、岗位稀少。每位残疾大学生的工作岗位都来之不易,其中凝结了学生、家长、老师还有社会相关部门的心血。
残疾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不外乎两方面:其一,一些用人单位对残疾大学生的交流、合群能力存有顾虑。事实上,特校学生在校期间都是在开放正常的环境下学习的,而且有执着认真的优势,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平等的就业机会。其二,残疾大学生本身也需要调整求职心态,有的学生期望值比较高,专业要对口,收入不能低,这样使就业面更为狭窄。如果双方都能换种眼光,更多残疾大学生就业之路或许就会平坦许多。
让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把这项工作持续下去,还需要全社会齐心合力地拓宽就业出口。
新闻推荐
□ 徐 婕晨刊讯 休宁县商山镇霞阜村集思广益,通过走出去“取经”、俯下身“请教”、坐下来“商讨”,结合本村实际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定位,唱好春、夏、秋、冬“四季歌”,谋划...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