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汪嫒 文/摄
6月14日上午,由安徽省文化馆、黄山市文化委员会主办,黄山市文化馆、全省文化馆活动联盟承办的“美好安徽舞起来”第二届安徽省广场舞大赛选拔赛暨第三届黄山市广场舞大赛在徽州大剧院隆重举行。来自三区四县的12支节目一一登台亮相。艳丽的服饰,精致的道具,整齐的舞姿,艳惊四座,数十人的集体舞蹈带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原创成为舞台主角
这是一场原创的比拼。
“我们整个舞蹈的寓意是清则明,和则谐。舞蹈创作借清风之意,清风是清正之风,荷叶是和谐之美,愿大千世界清廉、明达、人和、谐美。”由徽州区文广新局选送的《清风荷舞》,清新的服饰,柔美的舞姿,宛若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谈及创作,该舞蹈的编导教师汪弦如是解说。而由黟县文广新局选送的《南湖河韵》除了异曲同工之妙,再添一份爱乡之情。初夏晨曦,宏村南湖,一群婉约的徽州女子,拥满塘荷花,迎风起舞,倾情演绎宏村之美,抒发心中之爱。由歙县文广新局选送的《新安江母亲河》以新安江环保为主题进行创作编排。
此外,弋江源茶叶有限公司文艺队表演的《采茶舞》、祁门县《黄山云涌》、休宁县《卷珠帘》都为原创。12支舞蹈节目,11支都为原创。
地方特色备受青睐
独具地方特色的《阿婆的火熜》及《黄山泉韵》最终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入选省城比赛的资格。
“今天大家跳得都很美,但是美的东西很多。对于我们这群60多岁的人来说,美不过十八九岁的大姑娘,所以我们就跳原汁原味徽州特色的东西。”屯溪区文化馆乐呵呵艺术团队长吴转兰说,表演《阿婆的火熜》的队伍平均年龄在63岁,火熜是徽州取暖的传统生活用具,几乎伴随了她们这代人的成长。“以前冬天拿这个取暖,烤山芋、烤玉米馃,我们对它都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今天也是用感情在跳。”如今,竹篾匠在市区很难找到,吴转兰便跑到休宁的山村请了一位80多岁的老篾匠专门编织。“我们就用徽州特色的东西,宣传我们的徽州文化。虽然我们都退休了,但是上有老下有小,每家都有家务事。我们整整排了2个月,很辛苦,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都值了。”
泉水叮咚,徽女浣洗,《黄山泉韵》独选浣衣木盆为道具,展现黄山脚下、太平湖边悠闲恬淡的生活场景,也让评委们喜爱不已。
引导群众文化健康发展
“和去年的14支队伍相比,今年黄山的12支节目虽然数量上少了,但是质量上提高了,黄山的整体水平提升了。各支队伍从服装、头饰、表演上都付出了一番心血,不然是没有今天舞台上精彩的呈现的。”省文化馆馆长、评委会主任王唯唯点评道。与舞台艺术讲究的高技巧和编导的意图创意不同,广场舞更在意动作的整体性,要求步伐一致、动作整齐划一。在此基础上,地方音乐、地方特色,便是取胜关键。“我们的广场舞就是要用安徽本土的音乐反映安徽人的风采。”
王唯唯说,广场舞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已成为中老年人休闲放松的一种趋势。现在广场舞引起了社会上各种议论,有人反对有人喜欢,作为主管部门,举办广场舞大赛的目的就是要把广场舞很好地融合起来,有条不紊地推进广场舞发展,同时解决生活中老百姓对广场舞的偏见。“通过比赛,我们希望引导大家,将广场舞纳入到正规的渠道。”
新闻推荐
□ 记者 汪嫒晨刊讯 6月24日上午,市文化馆首批基层文化活动基地挂牌。当天,共为黄山市东方智能婴幼园、市新城实验学校、休宁县商山镇金竹村挂牌。接下来,市文化馆还将与更...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