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玲琳
王国香是休宁县板桥乡樟前村人,这位70后的美女在外创业成功的同时始终不忘家乡的乡邻,怀揣一片爱心回报家乡。
樟前村地处“吴楚分源”浙岭北麓,地处深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有一批人投身商海,在杭州从事木材、汽配等行业,王国香的父亲王永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71年出生的王国香在家乡完成学业后,女承父业。1996年,在杭州创办了杭州三峰汽配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长城等知名品牌汽车的配件,经过十多年的打拼,成为全国知名的汽配经销商之一。2013年纳税近千万元,是杭州市拱墅区的重点纳税企业。而樟前村在他们一家人的带动下,目前有20多人在杭州、南京等地从事汽配行业,均事业有成,生意红火。现在,樟前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汽配村”。
在杭创业致富后的王国香,每次回家看见家乡发展滞后很是着急,总想着通过合适的方式来拉动家乡的发展。近年来,板桥乡的泉水鱼美名传扬,乡村旅游逐步发展,她发现村中缺少大的停车场,而村口的双坑口桥多年未修显得破旧。为此,2014年5月,她主动向板桥乡政府表达愿意捐款的愿望,并在当年9月份正式启动的长13米、宽9米的双坑口桥提升改造和停车场建设工程时,个人出资20万元。
双坑坞组是该村三组村民的重要林区和生产区,通往双坑坞只有一条简易的机耕路,其中一段600米是陡峭的山岭,车子无法通行,村民只能靠肩挑,非常吃力。因此,村民想对这条岭进行改造,架筑水泥桥,但苦于没有资金。2014年12月,王国香的父亲王永裕得知并征得王国香同意后,主动站起来,同时联系了其他9位从事汽配行业的同乡,每人捐款1万元,共计10万元,用于双坑坞机耕路改造工程。
板桥乡退休老校长汪用彬说,千百年来,由浙岭发端的乐善好施、修桥补路的“方婆遗风”曾在古徽州大地传承不息,当代爱国港胞汪松亮捐款千余万修通浙岭公路造福桑梓谱新篇,如今,王国香等人的捐款行为再次诠释了樟前人乃至徽州人致富不忘报效桑梓的传统美德。
新闻推荐
办理出口退(免)税突破六千万元居全市各区县之首休宁县国税局多举措服务出口企业
□ 程国伟 宁惠芳晨刊讯 截至2015年7月底,休宁县国税局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6015.6万元,同比增加730.8万元,增长13.8%,退(免)税总量居全市各区县之首。为了更好地服务出口企...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