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胡利龙报道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和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双重压力,全市金融部门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认真执行各项货币信贷政策,持续推进金融改革,保持存贷款在中高位上稳定运行,促进贷款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为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547.39亿元,比年初增加21.19亿元,同比增长8.3%。
信贷结构持续调整,对稳增长、促转型和惠民生的支持作用凸显。基础设施领域新增贷款较多。投向杭黄高铁、京福高铁以及土地收储等基建领域贷款合计14.1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6.6%。投向小微企业的贷款明显增多。7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2亿元,比年初增加11.5亿元,多增3.7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全部贷款增幅11.1个百分点。对县域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7月末县域贷款余额357.09亿元,比年初新增17.49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的82.6%。7月末,全市消费贷款余额102.2亿元,比年初增加6亿元,同比多增2.9亿元。
货币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今年以来央行相继四次降准、降息,人行黄山支行积极引导地方法人机构将释放的流动性及时投向“三农”、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同时要求全市金融机构切实执行好利率调整政策,为企业减负。监测显示:二季度全市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72%,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2%,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强化信贷政策定向支持功能,用足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黄山市中心支行积极向上级争取规模,灵活运用再贷款工具,引导法人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9900万元,累计办理再贴现10145万元;7月末再贷款余额12400万元,再贴现余额5717万元。人行黄山市中心支行向屯溪农村商业银行发放首笔支小再贷款4000万元,定向用于支持屯溪九龙低碳经济园区13户小微企业,并在利率定价上要求平均不得高于支小再贷款利率4个百分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并逐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作为全省6个试验区之一,黄山市休宁县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信用信息区域采集全覆盖,率先出台信用等级评价办法,率先完成信用村镇评定。截至7月末,共采集入库5.6万农户信息、采集率90.6%;全面采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基本健全的31家;评选出A级以上信用户4.02万户,占建档农户的71.8%,评定信用乡镇15个,信用村107个。试验区的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交流,特色做法被《金融时报》、地方新闻媒体报道。人行黄山市中心支行还与黄山学院建立“高校征信文化”共创共建机制,通过开设《现代征信学》专业选修课,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宣传培训。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加大通报力度,督促辖内机构网上注册和交易。截至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注册总数68家,达成交易38笔,成交金额50730万元,居全省第四位。
加快惠农金融服务室建设,不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全市已建成724个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至今年7月末,共提供取款服务32368笔,金额1756.7万元,有效弥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的不足。加快惠农金融服务室建设,重点打造全市36个美好乡村和14个供销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点,增加ATM机、自动存取款机、POS机、电话支付终端、便民缴费终端等银行卡终端布放量,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支付服务的转型升级。截至7月末,黄山市辖内共设立了惠农金融服务室59个。
加快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运用,该项工作领跑全省。作为全国试点城市,黄山市积极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实现多个全省、全国第一。2013年9月,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IC卡中心城区公交车全覆盖;2014年12月,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成为全国首个可通过手机移动支付和金融IC卡快速通关的5A级景区;2015年6月,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IC卡中心城区出租车行业全覆盖。黄山市试点工作在全国试点城市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经验做法得到人总行和合肥中心支行的高度肯定。
新闻推荐
10月4日,笔者在休宁县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看到,26只人工孵化出壳不久的平胸幼龟生长良好。据该研究所所长吴其能介绍,从9月27日开始,在研究所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26只小平胸龟陆续人工孵化...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