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向阳
她叫巴美好,48岁,休宁县五城镇西田村村委会主任。
引领创业
西田是竹乡,一到冬天,家家门口晾晒的竹帘成西田一景。据悉,西田现有竹子加工厂6家,最多时20家,最高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如何将丰富的竹业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巴美好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巴美好在家中排行老二,有姐弟四个,由于孩子多,又是外来户,经济来源有限。尽管她成绩在校名列前茅,但初中没毕业便辍学在家。父亲鼓励她到镇里的裁缝店去学手艺,可一段时间下来,她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遂去了山斗茶厂,协助厂长看茶样、做统计和管理,一干两年,也觉得不适合,又去了岭南林场。虽只干了一年,但遇到现在的丈夫胡志成。
巴美好一直思索着人生方向。90年代初的一天,她在与朋友聊天中得知浙江冬笋价格比本地贵二三倍。她和丈夫决定在五城当地收购冬笋,然后运往浙江销售。一车冬笋到了浙江,很快就被当地商贩一抢而空。除去成本,获纯利近1000元,巴美好初尝经商甜头。之后,巴美好和丈夫花500元购买三轮车,白天收购冬笋,晚上装车拉到浙江,很快与浙江商人成为生意伙伴。后来,她不再自己押货到浙江,而是浙江老板开车到五城提货。
1996年,浙江老板说浙江的凉席竹丝窗帘等竹制品市场很好,建议巴美好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办拉丝厂。巴美好说:“当时我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因为我有顾虑,一是拉丝厂投资大、风险也大;二是家里的小经营部生意还好,担心建拉丝厂两头忙,影响生意。”
1997年,巴美好办了一个小竹厂,生产消防梯片,好不容易把产品打入巢湖一家企业,结果对方倒闭,欠下巴美好8万多元,夫妻俩把之前做冬笋生意的钱赔了个精光。她随后关掉竹厂,瞅准当时水泥砖市场刚刚萌芽,开起水泥砖预制厂。
1999年7月的一天,朋友再次和巴美好说起拉丝厂,只需提供资金,市场由朋友负责。1999年10月1日,投资近10万元的中洲竹器厂投产。现在厂里有工人60多名,全部来自本村,人均日收入在70—100元,企业年销售额达300万元左右。根据市场需求,巴美好对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从2011年开始,每年3-4月进行鲜笋的加工销售,6-9月进行箬叶加工销售,11-12月份进行油茶籽加工和销售。
多年来,她成了当地村民创业致富的领头人,先后获评县“农民创业带头人”、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女能人、“优秀共产党员”和“巾帼创业”之星等。
为民办事
9月10日,记者在西田村采访该村村委会主任巴美好,短短两小时,真正说话的时间不足半小时。剩下的时间,她接了两个电话,一个由村书记储树华打来,是关于村中道路的事;一个是光家里村民组长打来的,说一个大专生体检当兵,让她代表村里去送送;处理了三件事,分别是支付农民工资,接待反映宅基地纠纷的村民来访,处置村民间推搡事件。
巴美好是2014年以压倒性的900多票当选为西田村第九届村委会主任的。村民程细坤坦言:“美好是村民们公认的村主任人选,村民们自觉自愿给她投票。”村民汪有福说:“美好不但人好,能力强,有魄力,更重要的是有颗为老百姓着想的心。”
据了解,她上任一年多,村里实事做了不少,光家里组自来水接通、打通黄坟组公路、维修新田组和笔太组水埠头、上塘坞道路硬化等十件实事解决了村民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婆媳融洽
今年91岁的洪益香是巴美好的婆婆。当记者问老人家媳妇好不好时,老人家反问:“你说好不好呢,不好我还能活到这个岁数?!”
巴美好说,丈夫开车经常外出,女儿在市医院上班,婆婆年迈体弱身体不佳,照应好婆婆、料理家庭是她应尽的责任。巴美好丈夫胡志成说,几年来,母亲生病总是媳妇带她到医院治疗,为方便照顾,妻子提议和婆婆同吃同住。巴美好告诉记者,婆婆心肠好,对她也很关心,平时有好吃的都要留份给她。
在西田村,巴美好孝敬婆婆已成美谈。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男子翁某冒充纪委工作人员找人“喝茶”,骗走他人2.6万元。休宁县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该起诈骗案,将犯罪嫌疑人翁某抓获归案。据了解,今年...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