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玲琳
爱校如家优环境
“从教35年都在山里面,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早已经成为习惯,我在哪个学校哪个学校就是我的家。”汪余成朴实的话语里道出的是对工作深深的热爱,更是他在休宁县板桥、南塘、蓝田等小学担任校长期间默默耕耘爱校如家的概括。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汪余成来到板桥中心小学担任校长时,该校的硬件环境非常差,教学办公楼带有裂缝是D级危房,为此,汪余成很着急,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搜寻可以给学校带来帮助的信息,并想方设法争取本地籍在外成功人士的援助。
香港的汪顾亦珍女士得到消息后慷慨捐资100万元,建成了两幢教学楼,还配置了36台电脑和阶梯多媒体教室。在整个基建过程中,汪余成亲自把关,加班加点,受到了当地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此后在担任南塘中心小学校长和蓝田中心小学校长期间,他同样积极主动争取外援,将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使得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身作则强教育
“要求教师做到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首先做到;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校长必须首先做到。”汪余成经常与学校班子成员这样共勉,更是以身作则来践行。
2003年2月,组织上将他从家乡板桥中心小学调到离家70多公里的南塘中心小学。虽然离家远了,照应不了家庭,又人生地不熟,但他立即服从了组织安排,只身前往挑起了校长的重担。
期间,爱妻突然病故,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但他没有被击垮,而是强忍着悲痛,又投入了紧张的学校工作。为了尽快改变学校的面貌,提升学校的品位,他开拓创新,狠抓管理。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他不但实行了教师集体办公制度,而且带头住校。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他不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而且亲自带头参加课题研究,兼任四年级语文教学;不但开展有利于提升教师基本功的演讲比赛,而且亲自参赛并第一个演讲……在他的带领下,南塘、蓝田中心小学的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全校教师齐心努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连年获得县教育教学考核评估奖,还被列为教学常规免检学校;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在县美育展演中荣获一等奖……
忘我工作受尊敬
2005年,汪余成开始受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困扰,踏上了漫长的求医治病之路,每年都需前往南京就医4—5次,每次需2—3天,这一跑就是十年。为了不耽误工作,这十年间,他每次都和专家预约在双休日,周五晚上乘9点多的火车去南京,周日晚10点多才能到家。顾不上休息,周一早上便早早赶到学校上班。
“每当看到他一瘸一拐地在校园里跑东跑西、忙这忙那时,我就觉得心里酸酸的,不禁对他肃然起敬……也更加敬畏我的这份职业。”汪余成的同事吴义华说,只有熟悉汪余成的人才能看见他的坚持和付出,才能知晓这默默奉献背后的艰辛。
新闻推荐
□ 记者 姚大盛晨刊讯 “板书把‘绿\’字错成‘缘\’字,不知为何过了一个多月也不改正。我们向流口林业站反映,一名职工不仅认为这没啥,结果比我们还激动。”11月24日,居民...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