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休宁大阜武学生敕牒解读

来源:黄山晨刊 2015-11-17 18:45   https://www.yybnet.net/

□ 程于民

学生证是学生的身份证明文件。在当今社会,或许只是一份极其普通的证件,然而在七百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拥有这么一份证件,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明代古籍《程氏贻范集》中,就有这么一份证件,叫“中书舍人程骧原补武学生敕牒”。

敕牒是我国古代具有帝王权威的证件或者文书。这份敕牒的持有者,是南宋年间休宁大阜人程骧(字师孟,一字季龙,号松轩),官至中书舍人。

“补武学生”即考中武学生。历代国子监招生,都依据编制缺额进行补招。招收学员称作“补充学员”,招生考试称作“补试”,学生考取称作“补中”,这不同于当今的“补考”。

宋代武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院校,同太学一样,直属国子监管辖。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庆历三年,诏置武学于武成王庙……绍兴二十七年二月八日,诏武学补中生员,依太学给绫纸赞词。”绫纸赞词即是宋代国子生员的身份证明,通称敕牒。

证件题目中的“原”字,表明敕牒是按原件格式编录而成。当然,题目不是敕牒的一部分,而是古籍编撰者添加所至。敕牒的内容如下:

行在国子监

学生程骧本贯徽州休宁县和睦乡轻财里祖学正为户曽祖卓故不仕祖汝砺故不仕父思礼未仕习七书绍定五年补中当年年二十一岁 牒程骧文武二道有国之常经不可偏废尚矣国家自中兴以来宏建太学以育群材济济相率既底于成复设武学丕承 祖宗旧制士之来游日益滋众尔其孜孜矻矻无忘教养之意尚勉之哉准 勅给牒补充武学生故牒 端平三年十二月□日牒 胥佐吴世荣 胥长董

奉议郎新除丞李 司业 阙 

朝请大夫新除祭酒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崇政殿说书范

国子监是敕牒的颁发机构。宋代国子监,集国家最高学府、中央教育行政管理和国家出版等机构于一身,是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武学生敕牒的颁发,非它莫属。

为什么称作“行在国子监”呢?“行在”是指皇帝所在的地方。自宋太祖开国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以来,两宋三百多年间,因形势所迫,朝廷一路南迁。先后曾以南京(今河南商丘)、越州(今浙江绍兴)以及临安(今浙江杭州)为行在。敕牒中的“行在国子监”,当属杭州国子监。

户籍身份是敕牒的重要内容。国子监通过逐级审核无误后,方可如实详细填列。学生程骧,籍贯是徽州府休宁县和睦乡轻财里,即当今的休宁县大阜村。以祖上学正为户。曾祖程卓,已故,不仕;祖父程汝砺,已故,不仕;父亲程思礼,未仕。程骧研习《武经七书》,于绍定五年考中,当年二十一岁。

养士赞词是敕牒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朝廷对武学养士的赞赏和劝勉。大致意思是:文武虽分两道,却是治国安邦永恒的规律,不可偏废其一。国家自建炎中兴以来,弘扬重建太学,人才辈出,日益成功。又恢复设立武学,已继承和发扬祖宗原有规模。天下学士远道而来,与日俱增。学士们应当勤勉不懈,无忘国家教养之恩。特准敕牒补充武学生。发牒时间是端平三年十二月。

官员签名是敕牒生效不可或缺的内容。经办官员应有五人。胥佐吴世荣,胥长姓董,未署名,这两人是国子监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据史料记载,国子监内分成三案。厨库案管钱粮,颁发书籍条册;学案管文武学生公私试、补试、上舍试、发解试等升补、考选行艺;知杂案监管学杂务。各案设胥长、胥佐、贴书等吏员。

新到任的国子监丞姓李,亦未署名,是位官居从六品的奉议郎。主管国子监的行政事务。司业是祭酒的副职。在敕牒签发时,司业缺任,只得落个“阙”字。古文中“阙”通假于“缺”。

祭酒是国子监最高行政长官。敕牒中新到任的祭酒是位官居从五品的朝廷大夫,姓范。虽未署名,但据笔者考证,应是范钟。《宋史列传》中有范钟的生平介绍。范钟,字仲和,婺州兰溪人。先后曾经担任尚右郎兼崇政殿说书、国子司业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起居郎兼国子祭酒等职务。另据邵淑芬《无地起楼台的丞相——范钟》一文介绍,范钟是端平三年九月担任祭酒一职,应当可以确定,新任祭酒当是范钟无疑。

从以上史料分析,范钟极有可能就是从司业升任祭酒。他九月份升任祭酒,到十二月份发放敕牒,短短三个月期间,新任司业尚未到任。所以,敕牒中司业一职还是一个缺任的职位。

武学生敕牒同太学生敕牒一样,采用素白绫制成卷轴形,格式统一,并加盖印章,是国子监教学管理工作的原始依据,也是国子监学员身份的唯一合法证明。考中并获得敕牒的武学生,还有一系列丰厚的待遇。可以免除身丁徭役,可以享有一定的司法特权。在国子监学习期间,享有生活补助和医疗保障。武学生同太学生一样,依王安石“三舍法”从外舍升内舍,再升上舍。考升上舍上等的学员,可以获得朝廷直接授官;考升上舍中等的学员,可以直接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考升上舍下等的学员,也可以直接参加省试。这确实是一条走向科举的捷径。程骧应当是上舍中等生。他于开庆元年,举周震炎榜进士,赴御射,赐武举出身,是古徽州唯一一位连登双科的文武进士。

无独有偶,1975年7月江苏金坛出土了一卷周禹太学生牒文。据专家考证,不是原件,而是复制品。两相比较,程骧是武学生,周禹是太学生,同属国子监学员,两份敕牒级别相当。从补中和授牒时间看,程骧分别比周禹早12年和9年,两份敕牒年代相当。特别难得的是,两份敕牒中都有吴世荣的签名。稍有区别的是,在程骧武学生敕牒中,吴世荣是胥佐,在周禹太学生敕牒中,他已升作胥长。从周禹的牒文中可以看出,周禹是小官僚家庭出身。从程骧的敕牒,并参考明代古籍《十万程氏会谱》发现:程骧的曾祖程卓明经起家,举为本州学正,著有《紫阳集》传世。与休宁商山吴儆结为姻亲。程骧的祖父程汝砺精通阴阳地理。休宁汊口程珌作墓志铭,称之“力学弗售”。程骧的父亲程思礼叹时局偏安,不能北复中原,著《指迷宝照》三卷,以贻后人。歙县吕午为其撰写墓志铭。程骧祖上三代,皆是资产雄于乡,学行名于时,结交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书香门第。两人的家庭出身,也基本相当。

窥一斑而见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休宁大阜程骧武学生敕牒,也反映出古徽州虽介万山之中,却自古崇学重教。从明代古籍《新安学系录》和《十万程氏会谱》整理发现,同在南宋一朝,仅以程骧家族为例,考入杭州国子监的国子学员共有八人之多。除程骧治《七书》补武学生外,还有程骙(字师文)治《春秋》补上舍;程隆(字国宝)治《易》补上舍;程士杰(一名同)治《易》补上舍;程士雄(一名实)治《诗》补上舍;程周南治《易》补上舍;程世雄治《书》补上舍,月书季考恒居第一;程九万游太学,与其担任提干官的兄长程小大一同被蒙军掳去。程小大英勇牺牲,程九万坚贞不屈,于淳祐七年十二月脱身归来,呈边关事物面奏圣上。《宋史》记载:“淳祐七年十二月壬辰,诏太学生程九万自北脱身归来,且条上边事,赐迪功郎。”程九万是休宁县大阜村唯一国史留名的人物。

休宁大阜村,山幽路僻。后唐年间程氏一族迁入,至南宋,历年不过三百,传世才过一十。同一时期,共有八名国子学员,不可谓不是教育的盛事。正如元末理学大儒赵东山所说:“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确实是休宁大阜以及古徽州的真实写照。

休宁大阜程骧武学生敕牒,虽然是以文献形式存在,但与原件格式一致,内容完整。对于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特别是军事教育领域的研究,无疑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新闻推荐

钟塘村有了通村柏油路

□ 陈园园 记者 汪悦晨刊讯 近日,休宁县万安大桥至钟塘村上水南段长700米、宽6米的柏油路铺设竣工,目前已投入使用。村工作人员介绍,该路段是钟塘村通村主干道,连...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休宁大阜武学生敕牒解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