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舒俊
核心提示:12月5日是“世界弱能人士日”。弱能人士指包括智障在内的弱智低能人群,设立这个日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居民认识弱能人士,从了解、关注开始,进而接纳他们,促进居民大众对弱能人士采取积极的开放态度。
12月3日上午,屯溪鸿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走进市特校,与这里的学前康复部小朋友开展“同在蓝天下 共享一份爱”联欢活动,用歌声、舞蹈呼唤人们对弱能儿童的关爱。
在学校礼堂的观众席上,飞飞(化名)和坐在旁边的同学正玩得开心。看到舞台上一群穿着统一园服的小朋友唱歌、跳舞,他停止了之前的喊叫。礼尚往来,特校学前康复部的小朋友们也要有所表示。只见孩子们由家长或搀扶或抱着上台,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响起,孩子和家长一起跳起舞蹈《快乐宝贝》。虽然他们的动作并不整齐,看上去也不那么优美,但一伸手一抬足都是一个进步,都浸透着老师和家长辛勤的汗水。瞧,他们跳得多开心,笑得多灿烂。此刻,台下响起阵阵鼓励的掌声。
表演结束,飞飞被奶奶牵下台。这个患有智障的小男孩今年6周岁,家住休宁县海阳镇溪头村,今年4月申请到贫困智障儿童抢救性康复民生工程项目后,奶奶每天早出晚归,骑摩托车带他到特校接受康复训练。“他父母要打工,只能我陪着,每天早上送来,下午放学再回家,一天我都得陪着他。”说到半年多来飞飞的变化时,飞飞奶奶笑着说,“变化还是挺大的。刚来时他坐着就哭,也不会说话,还垫着尿不湿,现在会叫爸爸妈妈,大小便也会叫了。”叶艳是特校智障康复部老师,在她看来,通过一段时间康复训练,飞飞确实有了进步。“他当初来的时候有点胖,差不多50斤,上身比较重,走路也不稳。通过练习小跑、爬楼等运动,现在他瘦了5斤,走路也稳多了,拉着手还可以蹦。一开始上课时他根本坐不住,到处爬,还喜欢叫,通过大运动方面的锻炼,这些方面都有所改善,你说什么他也能跟着说了。上训课练习吹泡泡,刚开始他的呼吸不够,现在肺活量和气息都可以了。他还特别会看别人脸色,比如说他看你快要发火的样子,就会马上安静下来。”叶艳说。
联欢活动结束,鸿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将带来的玩具、彩泥等礼物送给特校康复部的学生,特校的孩子则拿出精心制作的手指画和小手工作为回赠。孩子们互相握手、拥抱,传递着温暖。
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智力残疾人占残疾人口比例为6.68%,据测算,黄山市大概有6000多智障人士,实际办理智力残疾人证的有2735人。其中,民生工程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2015年救助10周岁以下的贫困智障儿童60人。目前,市特校学前康复和义务教育阶段培智班学生共有160人。在老师们看来,融合教育能提高特殊儿童的康复效果,这些智障孩子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抚慰和心灵上的开发,需要接触社会,需要更多人帮助他们学会生活,这比给他们钱和礼物更重要。
新闻推荐
12月6日,由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休宁县中医院的专家组成的义诊小组,赴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开展义诊服务活动。专家们热情地为村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讲解卫生保健及合理用药常识,耐心解答村民的...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