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冯劼 汪悦
茶叶是休宁县传统优势产业,如今,茶叶已经发展成该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颇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在休宁县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茶产业发展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休宁县政协委员余加平提出《关于休宁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和“国八条”的出台,茶叶销售市场出现了变动,高档礼品茶团队的采购随之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产品销售。受之影响,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如何面对,值得探索。为此,余加平委员建议:需要改变经营理念,生产销售对路的产品;提高品质,以质取胜,多招回头客,增加销售量;简化包装,降低成本;建立一支营销队伍。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销售、电子商务销售,调整销售方向,把团队采购高档茶叶,改为家庭办公室普通用茶,把主要消费群体定位在都市白领和普通老百姓用茶上,只有这样,茶叶的潜在市场才被开发,效益才能提高。他还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从市、县两级联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科研和技术体制、经营管理体制。
为此,休宁县茶叶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提案的办理,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结合休宁县茶产业发展情况,休宁县县委、县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印发休宁县2015年茶产业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休宁县2015年茶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的通知》,鼓励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土地基地流转,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模式经营和管理。鼓励按照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加工技术要求,新建和优化改造茶叶加工厂,对厂房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内部地面等设施符合清洁化要求,并经工商、税务注册登记,相关建设达到清洁化加工标准要求的加工厂经验收合格,给予适当奖励。继续推进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统防统治示范点10个,主要用于技术培训,生物农药、粘虫板、杀虫灯推广等,提升三级配送网点、化学投入品的控制和示范区台账的建设。积极探索有机茶核心产区保护的最佳模式和有效路径,共同打造休宁有机茶产业的品牌。在项目扶持上,除整合省、市发展茶产业相关资金、农业专项资金外,该县财政还设立“打造新安源头(流口地区)有机茶核心产区”专项资金增加投入用于打造核心产区资金保障,并把正在开展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美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建成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有机茶示范区。通过流口有机茶核心产区创建,促进该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名优茶是休宁县茶农增收的主要途径,休宁县坚持以名优茶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加强名优茶基地建设,出台了《休宁茶产业发展扶持细则》,对选育松萝、茗洲等当地茶树良种和国家省市认定的茶树良种进行扦插繁育,经省级以上专业部门认定、审定或鉴定,每个品种一次性给予相应补助。2015年全县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1500亩,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60亩,扩大发展规模,提高名优茶产量。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在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进行品牌广告宣传,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种农展会、博览会,提升休宁茶叶知名度。”休宁茶叶局的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引导和支持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个体经营户等经营主体,在天猫、淘宝等平台设立网店,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积极开拓休宁县茶叶品牌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业绩突出的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茶叶企业在各省会以上城市设立营销窗口,给予适当窗口奖励。2015年休宁县争取省级农业财政专项(茶叶)资金140万元,市级茶产业专项资金60余万元,通过茶园基地建设、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初精制企业改造、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等,做大做强该县茶产业。2015年休宁县全县实现茶叶产量10300吨,产值75700万元,同比产量增4.6%,产值增8%。其中名优茶3580吨,产值5.88亿元,占茶叶总量的35%和77.6%。预计全年茶叶综合产值26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达4731元,企业自营出口2.5万吨,创汇近8000万美元,企业供货出口3.5万吨,产值达8亿元。
新闻推荐
?近日,休宁县某教育机构开展拓展主题活动,70名小学生在拓展师的安排下,分成四个小组参加了“步步高”、“过独木桥”、“极速60秒”等拓展项目训练。此次拓展训练的内容既有挑战性,又富娱乐性,让...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