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在山区扎根30多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才,是他最欣慰的叶林枫:扎根山区的“孩子王”

来源:黄山晨刊 2016-01-06 14:59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冯劼

“我深爱着这里的孩子,也热爱这片生养我的土地,为山区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无怨无悔。”在休宁县板桥乡樟前小学教学点,叶林枫老师正在给复式班的孩子们上课。这个只有一个老师和十个学生的学校,如今已经是板桥乡最后一个保留的村级教学点,而叶林枫既是孩子们的老师,更像是他们的家长。每天,琅琅的读书声从这片宁静的山村传出,成为当地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1983年,高中毕业的叶林枫成为当地的一名民办教师,被分配到家乡板桥乡梓坞小学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山区的村级教学点还比较多,当时梓坞小学有近80名学生。在这里,叶林枫度过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将满腔的热忱都投入到教学中,每天晚上认真备课,白天则徒步几公里从家中走到学校上课,风雨无阻。复式班教学,需要从幼儿班一直准备到三年级,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课本和教案。为了教好孩子们,他每天深夜都在批改作业、细心备课。因为在他心中,能为这些山区的幼苗们带去更多知识的养分,是最重要的。他们渴求知识,渴求知道更多外面的世界。而他,则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这样一个灌溉的责任。

除了在课堂上尽职尽责外,在课下,他还是学生们的好家长。给孩子们讲故事,陪他们捉迷藏、跳皮筋、踢毽子,只要能想到的课外活动,他都尽可能地带给孩子们欢乐。没有体育设施,就自己动手做,那些沙包、毽子,都是他动手为孩子们做的。1998年,通过考试,叶林枫转为公办教师。2002年,他被调到樟前村教学点。那时,很多乡村里的孩子们都到乡里,或者是县城的学校上课,樟前村由于比较偏远,还保留了一个教学点。当时还有30多名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增多,学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小。如今,这里从幼儿班一直到二年级,共有十个学生,保留了他一名教师。作为“孩子王”,叶老师每天陪伴最多的,依旧是这些可爱的山区的孩子。

每天清晨7点左右,他就早早来到学校,为一天的教学作准备。一个班上,最小的孩子5岁,最大的8岁。叶老师会根据教学进度,为不同年龄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们安排作业。复式班的教学,他已经教了30多年,早已习惯了这种穿插式授课的方式。尽管很辛苦,但他却乐此不疲。时而教一年级的语文,过一会复习二年级的数学,孩子们也很习惯这样的学习,认真按照老师的安排或者朗读,或者做作业。

孩子们都是走读生,但是最远的离学校还有数十华里。家长都是早上送过来,傍晚接回去,中午的午饭,通常是自带的。叶老师会先帮着孩子们一一热饭之后,再吃自己带来的午饭。下午放学之后,他会等到最后一名孩子的家长接回去之后,才能结束一天的教学工作。

正是因为这份敬业和责任心,叶老师和当地的村民们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他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江苏一企业工作。教学多年,他自己的孩子,付出的心血却是最少的。对此,叶老师直言并不后悔。在山区扎根30多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才,是他最欣慰的。他说自己会继续坚守下去,只要这个教学点存在,他就会继续做“孩子王”。站好自己的岗,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也会用心去教,去爱去付出。

新闻推荐

我当小小”啄木鸟“·休宁县海阳二小小记者站刘可·

在热闹繁华的社会中,有许多商家为了营利,不断地将祖国的语言文字错用、滥用、误用,而在日常生活中的误读字和语病更是屡见不鲜。为了对这种社会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学校的黄山市小记者通讯社...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山区扎根30多年,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才,是他最欣慰的叶林枫:扎根山区的“孩子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