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上午,中国好人、全国民间十大禁毒人士孙承佑走进休宁县汊口中心学校,利用课间时间为师生进行禁毒义务宣传。记者 王玲琳/摄□ 记者 舒俊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团队——“黄山微公益”。虽然这个团队成立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团队中很多志愿者多年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公益活动,用他们的行动传递爱的温度。
“壹基金”温暖众人心
A
2014年9月15日,在“夏天”、“明哥”、“张家界”、“天涯游子”等热心公益人的发起下,“黄山微公益”成立了。目前,团队志愿者有160余人,有企业老板、教师、公务员、个体户、农民、退休职工。因为同有一颗志愿公益的心,大家走到了一起。
“黄山微公益”是“壹基金”联合救灾安徽民间救灾网络成员,承担着“壹基金”在黄山市温暖包等各类项目的地方调研、对接以及落地任务。2014年,志愿者们在三区四县收集到200多名孤儿、事实孤儿、贫困学生资料,而后翻山越岭把200多箱温暖包送到每个孩子的手上;2015年,休宁“6·8”洪水过后,志愿者们及时赶到现场收集资料并上报,为灾区的孩子成功争取到“壹基金”洪灾温暖包240个,让灾区孩子的幼小心灵在灾后得到抚慰……
B
情系贫困孩子孤寡老人
“黄山微公益”长期关爱贫困家庭孩子和孤寡老人。休宁县榆村年过八旬的五保老人方水英双目失明,独自生活在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里,志愿者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望老人,给她送去被子、柴火、药等生活物资和喜欢吃的点心。每次去,老人的脸上总是绽放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小雅,一个让志愿者们始终牵挂的尿毒症孩子,每一次病情危急时刻志愿者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她的身边。曹建勇,一个与小雅毫无关系的志愿者,多少次小雅病危,都是他开车往返上海、杭州,把小雅从死神手中拉回,小雅也总是亲切地叫他“曹爸爸”。汪平安,一个自己儿子也是尿毒症患者的志愿者,原本想寻求帮助的他,在得知小雅的情况后,主动担当起带小雅复查的任务,每次去上海他都是带上两个孩子一起。在他的努力下,小雅成功获得上海儿童医院龙华古寺基金免费提供的腹透机和腹透液,为这个家庭减轻了负担。
C
为爱而行志愿脚步不停歇
在为爱而行、温暖他人的同时,志愿者们身上也发生着感人的故事:“惠惠”在屯溪开了家理发店,每次公益活动她都会关上店门,带着理发工具,去为大家义务理发;“天涯游子”今年61岁,是团队中年龄最长也是加入时间最久的志愿者,尽管上了年纪还晕车,但志愿活动他从不缺席,负责活动摄像的他每次回到家还要剪辑处理,往往忙到很晚,可他说,“我就是想把志愿者所做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用影像去影响、感染、传递爱”……
2015年,“黄山微公益”开启“一对一助学”计划。志愿者们对搜集的贫困学生资料逐一上门走访,同时积极寻找有意助学的爱心人士,并带爱心人士前往这些孩子的家庭实地查看。到目前为止,已走访并确定需要助学的对象35名,成功完成“一对一助学”21名,还有愿意资助的企业和个人仍在继续对接中。
日前,“壹基金”联合救灾安徽民间救灾行动网络温暖包项目总结会在合肥举行,全省24家公益机构参加,“黄山微公益”团队获得“最佳伙伴奖”。
团队在不断壮大,志愿的脚步不会停歇,“黄山微公益”的志愿者们相信:用他们的行动唤醒人们的爱心,用这些爱心去温暖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新闻推荐
□ 夏保平晨刊讯 近日,休宁县岭南乡溪西村胡某每天都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把有关春耕备耕的短信调出来细细翻阅一番。他告诉笔者:“乡政府给我们发送一些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情报...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