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19日的特大暴雨给休宁县汪村镇造成不小损失。灾情发生后,当地干群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积极开展抗灾自救。
洪水过后,汪村镇全体镇干部兵分七路,立即奔赴7个村慰问受灾村民、了解核实灾情。该镇7个村39个村民组的全体村民在镇村干部带领下迅速投入到生产自救中,大家精诚团结、互帮互助,为重建美丽家园贡献一己之力。在大连村,20多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努力清理一条长200多米的沟渠。在汪村村,汪村中学组织学生为五保户清除家中淤泥。在回源村的4个路段,该村组织抽调了36人开展清淤除障、疏通涵洞护路行动,保证了交通安全。在田里村,当地驻军的20名官兵和该村干部群众一起,团结协作清淤泥、疏涵洞,展现了军民团结一家亲、抗灾自救情谊长的感人场面。
在受灾最严重的汪村车站,该镇机关党支部、汪村村党总支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争相赶来开展繁重的清淤等工作,目前已将汪村车站整治完毕,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据悉,进入5月份,汪村镇就针对今年汛期雨水多的形势,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精心部署、早做安排,积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汛情,全力打好“防大汛”攻坚战。该镇细排查抓储备。重点对连坑水库、5条重点河段沿岸及21个地质灾害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将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着力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及预警机制,组建了35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全面清点检查防汛抢险物资的种类、数量、质量,并安排专项经费,确保了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在此次抗击洪灾过程中,该镇13户五保户被及时妥善安置,居住在危险地点的860户1978人被及时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一度失联的2名群众,在镇、村组织人员寻找下,终于安然无恙回了家。全镇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陈茗 胡利龙·
新闻推荐
1938年初,皖浙赣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时领导人合影前排左起:陈时夫、江天辉、李步新、刘毓标、王丰庆 向方志敏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皖南特委旧址前 我们在皖南苏维埃旧址前 4月26日,...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