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教了里庄几代人,是里庄人心中永远的红烛。
去年6月,他光荣退休了,儿子疼惜他辛苦了一辈子,在县城买了新房,让他去安享晚年。可里庄小学一时没有新老师来,新学期开学的时候,他又毅然回到了学校,他就是在里庄小学从教38年的老师——程权仂。
休宁县陈霞乡里庄村,是华东海拔最高的古村落。1977年,程权仂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为里庄小学唯一的老师。
那个时候,程权仂的工资是由所在地生产队发放,而生产队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支付。教了两年之后,程权仂没有领到一分钱,他面临着抉择:是去还是留?去,意味着里庄小学就没有老师,20多个孩子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下山去上学;留,要是还没有工资,又该靠什么生活?
经过几个晚上的思索之后,程权仂又像往常一样打开教室的门,走上了讲台。他说,孩子们不能没有老师,一天不上学就会落下一天的课程,时间一长,再补就困难了。
就这样寒来暑往,程权仂一个人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利用课余时间陪孩子们做游戏,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他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哪个孩子家庭情况,哪个孩子有什么习惯,他都一清二楚,碰到农忙的时候,程权仂还义务给孩子们烧午饭。
2008年以前,里庄村一直没有通公路,每学期开学,程权仂都背着背篓到山下回溪小学给学生领书,再背回里庄,这来去就是20多公里。2000年,三年级的学生开始上英语课,里庄小学没有英语老师,程权仂就护送孩子们下山上课,每星期两次,风雨无阻。
程权仂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小学。他说,我是里庄人,是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只要学校里有一个学生,我都要一直教下去,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孩子们多学知识,走出大山。
程权仂,他用自己40年的坚守,40年的精心哺育,培养出了20多名大学生。 ·李云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休宁县陈霞乡深入开展“服务直通车”活动,乡、村干部进门入户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为群众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办成了一件件好事。在开展“服务直通车”活动中,陈霞乡...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