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新安江流域环境变迁的启示安徽师范大学 庄华峰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7-31 10:2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安徽师范大学 庄华峰

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境内的六股尖,因流经旧新安郡境而得名。考察新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森林资源和植被保存完好;宋元时期,由于北方人口南移,徽州人口激增,垦山种田破坏森林植被,生态开始失衡;明清时期,徽州地区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加之政府实行重赋,致使徽州人外出务工经商者日趋增多,导致大量土地被闲置,这便吸引了相毗邻地区的人口前往开垦,从而形成新安江流域历史上的棚民现象。这些棚民及本土民众烧山垦荒、伐木造纸、开采煤炭,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代以降,受战争、灾害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呈继续恶化趋势。比如,民国期间特别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屯溪及其周边地区涌入大批难民和军队驻防,又因对外交通受阻,林茶滞销,粮食不易输入,农民被迫毀林种粮,使不少山林遭到破坏;解放战争期间,还发生过国民党军队为围剿皖南山区游击队,几次纵火焚烧休宁县的冯龙、小连口等处山林的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新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在曲折中前进,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治理、恶化再到改善的过程。从森林角度看,建国初期得到一定治理,但经过1958年砍伐森林大炼钢铁,1960-1963年 “向荒山要粮”、1966-1977年“山区粮食要自给”的毁林垦荒运动等,致使新安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62%下降至1980年的42%,加剧了水土流失。近30多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的实施,黄山市森林覆盖率现已达到82.9%。从水利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新安江流域大兴水利建设,至1987年底,全流域共有水塘43232口、堨坝16270处。从建国初期到1987年底,全流域共建成中型水库2座和小一型水库17座,建成小二型水库324座,总库容6586万立方米。这些水利设施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从水资源与水质角度看,新安江流域降水充沛,水质常年达到或优于地表水河流二类标准,是目前全国水质较好的河流之一。尽管生态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生态环境治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全流域农村小水电站建有410处,小水电建成后,拦河截流,改变河道,对生态环境影响明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呈增加态势,威胁水质安全,等等。

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给我们如下一些启示: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然环境的一系列课题是因为人的生存状况而提出,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意义。 “环境就是民生”,把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有更多获得感。二是要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秦代以降直至明清,对于森林、水利等的法制建设一直未懈怠,也都取得一定成效;徽州有还有立禁碑等村规民约。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是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三是要构筑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理生态环境要有大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山水相连、花鸟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闻推荐

陆群赴休宁县督查调研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本报讯7月25日,副市长陆群赴休宁县督查调研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陆群一行先后深入轮车村、万宁社区等地,听...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庐州仲夏夜2018-07-28 00:00
家门口打工助脱贫2018-07-26 08:09
猜你喜欢:
评论:(新安江流域环境变迁的启示安徽师范大学 庄华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