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契合。我们向雷锋致敬,亦寄予厚望,有时却入误区,厚望变成苛求。故而在“学雷锋日”来临之际,有种声音请您倾听:请理解“雷锋”!请善待“雷锋”!
数年前,110来到百姓身边,承诺时限,扶危济困,赢叫好无数。但烦恼接踵而来,有人遇麻烦,不立足自力更生,随手就打110,甚至虚假报案,让110有不能承受之重。毕竟,民警也有自身各方面局限,哪能包打天下?
几日前,休宁县榆村乡岭脚农家乐业主、安徽好人程彩玲向记者吐槽,她多年义务替村民代售土特产,包括土鸡蛋、粉丝、冬笋等,每户每年多者达万元,少的也有千元,然苦恼困扰着自己。有人拿来次品,有人少了斤两,有人东西到即盼马上变现,且随声名远扬,求助者越来越多。她依托一个农家乐,仅靠微信销售,能量又有几何?因忙来不及检测,偶寄次品,还遭客人抱怨。
细析求助者心理,遇困境总盼化解,有时病急乱投医,但凡抓住即是救命稻草。于是,身边“雷锋”义不容辞。但他们只站在自身立场,没替别人着想,缺乏相互理解的苛求让人如鲠在喉。即使是道德模范也有各种限制,能力、经济、时间、环境等,未必事事能如人愿。
对求助者而言,要多想对方不易,同时也要学会赠人玫瑰;对“雷锋”而言,尽己所能,营造互帮互助良好风尚,足矣。·黎小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潮蒙陈佳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陶伟/文余红霞/图)在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3月4日下午2时20分左右,在芜湖市皖...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