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山 今日歙县 今日休宁 今日黟县 今日祁门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今日休宁 > 正文

这个初春我们在现场 本报通讯员抗击疫情风采

来源:黄山日报 2020-02-17 04:43   https://www.yybnet.net/

新年伊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黄山市在第一时间打响抗击疫情战斗。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报社党委立即布置有关工作,明确宣传重点,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不仅本报记者等一线采编人员全员应战,来自全市各地的本报通讯员也迅速行动起来,以逆行者的姿态,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以一篇篇生动的稿件、一幅幅精彩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视频践行了他们“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坚定初心。·祁俊·

黄山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邓国强

做连心桥上的一颗铆钉

元月24日晚上8时,一条“全副武装医护人员转运患者”的视频在多个微信群内转发。大家纷纷在群内咨询:“新冠肺炎疫情真的已传播到黄山了吗?”

顿时,我立刻警觉起来,作为全市流动人口最大的窗口和疫情防控关键部门,我们有义务将医院内所发生、市民想知道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家,从而使市民对严峻的防控形势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让谣言无处藏身,消除市民的恐惧心理。

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如何,住进去的疑似患者病情如何,这里的安全系数如何?一大串的问号不断闪现,同时我的电话也逐渐成为了热线。为此,我做了一定防护后,只身来到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驻地、外围,并通过电话、视频,与医护人员本人和家人、同事进行了沟通。组织采写多篇稿件,如《一护士为即将进入隔离病房剪掉心爱长发》《对话一线护理人员,这几天他们是怎么过的》《援鄂护士汪锦程被分配至危重病房》等。

之后,我们又深入到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休息点,零距离地采访治疗组组长张正国、汪倩、护士潘春英、吴璟,撰写或协助撰写多篇稿件得以见报;元月30日,获悉黄山市决定征用黄山昌仁医院,作为黄山市抗击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往返两家医院,做了深入报道;2月1日,我与他人合作的《黄山市9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成功转至集中定点收治医院》等报道新鲜出炉。

2月6日晚10时,当我获悉次日上午有康复患者出院的消息后,积极安排省市10余家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并在第一时间将宣传稿件发刊。

徽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程曦

记录真实传递真实

大年初五晚上,突然接到台里的采访任务,第二天需要做一条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奋战一线的稿子。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奔赴医院。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有过害怕,但是转念一想那些不顾安危的医护工作人员的冲锋陷阵,作为我们媒体人及时报道疫情动态信息,及时准确透明地向大众公布新闻信息,是我们的责任,同时更是我们的担当。而在此过程中,我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了解了专业的疫情防控知识,了解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和坚强……这都是我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不可多得的经验累积。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在这个时候新闻媒体人更要迎难而上,记录真实,传递真实。希望春天早点到来。

休宁县齐宁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73岁老党员汪士奇

以笔为枪老当益壮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此时,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宣传战线的老战士,我先后跑遍县城四个社区,走访两家医院,并骑着电动车,深入周边农村。虽然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我告诉自己,“我是一位老党员,34年前,曾面对鲜红的党旗宣过誓,要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如今国家正处于危急之中,我要以纸为媒、以网为介、以文为戈、以笔为枪,记录黄山人民英勇奋战疫情的决心”。

我陆续采写并向《黄山日报》发送了《休宁城区防控措施精准到位》《休宁34位密切接触者目前体温稳定》《黄山好人宋美俐自发捐款助战疫》以及《海阳镇盐铺村疫情防控菊花生产两不误》《万安镇吴田村防控生产统筹兼顾》等近20篇信息,并写出《以笔为枪》诗歌一首。

与此同时,我还是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我经常走访网格中、居民家里,向群众广泛宣传防疫措施,发放宣传单页和通行证。

黟县洪星乡党政办工作人员刘嫄

我为基层防疫工作代言

1月26日,大年初二。县宣传部群里传来了声响:紧急征稿!宣传战线上的防疫战打响了。

经过两个小时实地采访,我发出了第一篇防疫工作稿件。

基层防疫战,我们在行动!

1月27日,大年初三。我正式踏上了防疫的第一线。

乡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忙得团团转,每一个接诊的病人都要仔仔细细地问诊、诊断,我用眼睛、用笔、用手机记录着这一切,疫区回乡的小伙子被确认排除感染病毒的可能后,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松了口气,我也松了口气……在疫情最是严峻和不清晰的那几天,我成了卫生院的“编外人员”。

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我见过要求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站岗的贫困户;我见过在家隔离的疫区返乡人员对着每日定时测量体温的医护人员真诚道谢;也见过那些奔波在一线的村两委工作人员,用一条条微信推送、一张张宣传单、一声声“大喇叭”广播、一条条入脑入心标语,不厌其烦地宣传防疫知识……所有人的“距离”因为疫情而远了,但心却比之前更近了。

我是防疫人,我为基层防疫工作代言,我用我的笔,用我拍下的照片,让大家看到在基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那些可爱的、坚守在田间巷陌的工作者们,那些基层的感人事迹,告诉大家,我们有力量,我们更有希望。

屯溪区昱中街道外宣吴玉莲

在基层,遇见感动

我是昱中街道的一名外宣工作人员,到今天我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奋战了22天。昱中街道下辖5个社区,6万人口,是中心城区人口最密集的街道。从街道到社区、网格支部、网格长、网格员,每个社区都挂起一张疫情防控网格作战图作战。白天他们一家一户地“扫楼”,摸排登记有无外地返屯人员信息,劝导居民不要出门聚集、不要打牌、出门要戴口罩。晚上下班了,他们就吃泡面加班统计一天摸排的数据。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及时回应上级部门下发的一张张表格,一个个文件。我能做的,就是用文字、用镜头记录下这些,让更多人理解、配合他们的工作。

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我总共向黄山日报发送稿件18篇,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送信息14篇。

我问同事,怎么好像都没有人问星期几,周末都不休息吗?他们的回答是“忘记了”。疫情没有结束,我们就不会休息,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黄山区网络安全和对外宣传中心主任崔艳

一次突破常规的采访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我无数次被采访对象深深感动到。记得有一次采访一对共同参加防控夫妻,妻子赵霞在医院工作,一早便忙着采购防护设备,电话一个接一个;丈夫盛健在谭家桥镇派出所工作,马不停蹄地一个点赶赴一个点。

因为太忙碌,这次采访不能按常规那样,坐下来,对着记者对着镜头,我们只能在一旁用镜头和笔头认真记录他们工作的姿态。赵霞的办公室里堆着几袋饼干,我们得知没空吃饭的时候她经常用饼干充饥;盛健忙到中午一点半,刚撕开一袋方便面准备就餐,又接到出警电话,来不及合盖就出门。赵霞在指导发热门诊规范化工作时,虽然工作量大,时间紧迫,但她没有丝毫急躁,十分细心,重要的地方反复强调多次;还有谭家桥几位居民聚集打牌,盛健连忙过去劝导,向群众反复强调聚集的危害……

那天已经是正月初四了,但夫妻俩春节以来见面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于是我们给新闻拟定标题《夫妻防控疫情家人团聚按小时计》。该篇报道在央广网、安徽电视台、黄山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刊播,对放弃假期、放弃团聚,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干部们是一次精神上的激励与肯定,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歙县三阳镇镇政府工作人员潘晖苑

为战“疫”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疫情突如其来,防不胜防。面对疫情,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勇于担当,主动拿起自己的笔,为三阳镇作出应有的贡献。于是我深入一线,去宣传报道战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交运职工、交警、派出所民警、卫健系统同志们的故事。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子,时常半夜把稿子发给镇党政办主任、宣传委员、镇长审核,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完成审核,并叮嘱我要注意身体。从春节至今共有17篇报道在相关市县网站、媒体客户端及微博上发表,题为《疫情防控不松懈》在1月31日黄山日报第二版综合新闻中刊登,自己制作的《疫情防控,三阳在行动》的短视频也被黄山发布的微博收录,截至目前已有3.7万人观看。

此外,我还参与昱岭关卡口的值班,在漫长的夜晚里,仍旧得坚守岗位,确保防控到位,不漏一人。所以,我决定为昼夜坚守在一线的基层干部们写了一篇报道,我很自豪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就应该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扛起宣传的职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祁门县融媒体中心总编室主任钱新胜

抗击疫情,媒体人责无旁贷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一场全民抗击疫情的大仗。

1月26日,黄山市报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当天全市各地紧急行动起来,打响了疫情防控的全面战斗!作为新闻单位的采编人员,职业敏感已经让我们的记者将触角深入到了防控最前线。

身处战“疫”中心的媒体人,我先后采写、整合了《祁门县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祁门:众志成城共同阻击防控疫情》《白衣战士:抗击疫情彰显责任担当》《党徽在农村防疫一线闪光》《祁门:筑牢抗疫“红色防护墙”》等系列深度报道。

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役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太多的爱心与温暖。于是系列报道《祁门:爱心助力防控疫情》《祁门:点滴爱心构筑全民防疫大爱》《祁门:茶乡涌动爱心潮》等系列报道,见证了茶乡大地滚滚暖流。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采写《凌晨急救挽回少女生命》一稿。1月29日晚,祁门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了一名凫峰镇的有可能被感染了的16岁女孩。在抢救过程中,麻醉师小杨医生的护目镜因为汗水起雾变得模糊,危急时刻,她一把扯掉了护目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气管插管,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小杨医生说:“当时情况太紧急,没想太多,我年轻,也能扛得住!”(杨医生在患者病情危殆的情况下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之举令人钦敬。保留以上记述不代表媒体鼓励类似行为。——编者注)

能扛得住!!正是这份坚定和奋不顾身,才使得一个个危重病人转危为安,也为我们媒体人展示了一件件鲜活的素材,我为防疫一线不惧艰辛的所有人点赞,为媒体人写出更多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加油!

新闻推荐

陶仪声一行来黄山市慰问“百医驻村”医师代表

本报讯1月21日,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陶仪声一行赴休宁县商山镇荪田村慰问“百医驻村”医师代表、调研乡村医疗卫生工...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这个初春我们在现场 本报通讯员抗击疫情风采)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