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高尔基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文俭/绘□屯溪胡建斌
近日,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舞蹈》杂志专门介绍了著名编导于丽娟、罗浩泉编创的舞蹈《担鲜藕》,该节目曾经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风靡全国,久演不衰。
于丽娟不是别人,是我苏州的表嫂。第一次见到表嫂,是在家中的影集里,照片上,当年在苏州市歌舞团的她,头戴一顶军帽,一身军服,一个军礼,英姿飒爽。后来,表嫂与表哥联笙一起来歙县看望外婆,我才见到了现实中的她。表哥联笙是外婆在苏州一手带大的,我则是外婆在歙县培养的,加上我与表嫂又是同行,她自然对我亲切几分。表嫂出身军人家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待人热情,快人快语,办事风风火火,刚劲利落。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是的,表嫂从事舞蹈专业40余年,一直用舞蹈去实现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她最辉煌的成果是1986年她与罗浩泉编创的舞蹈《担鲜藕》在全国一炮打响。这个舞蹈表现一位农家少女采摘两筐鲜藕后的喜悦心情。欢快的乐曲贯串始终,动作采用江苏民间舞蹈素材并加以变化发展,节奏跳跃、舞步轻盈、腰胯灵动。演出后获得广泛好评,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新型民间舞蹈。
表嫂1970年始学舞蹈,1975年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校舞蹈专业,1991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教育专业,2002年苏州大学研究生结业。现为苏州市文化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国家一级编导)。江苏省国际标准舞协会副会长、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高级考官。曾是苏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和江苏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因为工作出色,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
常言说:“一招鲜,吃遍天。”文艺工作者往往只需一个作品在全国有影响,就能吃上一辈子。《担鲜藕》在全国获奖后,荣誉、光环、掌声接踵而来。此刻,表嫂丽娟并没有满足,松懈,而是更加努力地在舞蹈创作之路上踏歌起舞,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奖项。《江南三月雨》获全国电视展播大赛一等奖、文化部全国亿万乡镇音舞比赛一等奖。1989年选调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北京主会场演出。《土乡花棍》获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汇演银奖。《甪直水乡行》参加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比赛获金穗奖。《底蕴》、《窗》为北京舞蹈学院社教系教学保留剧目。《茉莉花》、《国风昆韵》在2005年随苏州市政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演出。
奥运会、世博会是文艺工作者大展才华的舞台。2008年,表嫂丽娟创作的多个舞蹈作品参加北京奥运广场演出,得到一致好评。
表嫂丽娟在编创之余,善于思考,先后在全国《舞蹈》杂志、《中国舞蹈信息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参加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华舞蹈志》江苏分卷苏州市条目编撰,并担任《中国苏州民间舞蹈志》编委。
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表嫂丽娟曾担任苏州市民间艺术团总导演,先后出访埃及、韩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圆满完成了文化部、苏州市政府安排的出访任务。出访表演的节目大部分是由表嫂丽娟创作的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舞蹈作品,表嫂丽娟成为了一名文化使者。
舞蹈是脚步的诗歌。我由衷地希望表嫂丽娟能够用舞蹈的语汇,去表现美丽的祖国和家乡,用矫健的舞步,去书写舞蹈世界和艺术人生的秀丽华章。
新闻推荐
歙县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以来,共排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50万元以上项目143个,发现问题73个,大部分已得到整改;其中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5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存在问题13个...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