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筱峰
中国现在农村的很多地方,很难看到青壮农家儿女的身影,基本上变成了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和养殖牛养猪狗等的社会。国家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出现的新动向、新变化、新问题往往易于忽视。当前,农村教育出现两个动向四个结果:一是由于民工潮人口流动剧烈,出现留守儿童问题和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二是城镇化加快及撤并教学点,带来县城学校生源激增,农村学校生源锐减。这两个动向四个结果造成农村教师老化弱化(超编、青年教师进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紧缺、流动大(工作量巨大、各方面待遇低)。这种情况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改变,且涉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涉及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问题,怎么统筹?怎么均衡?相当长时间难以破解。
目前在小学教师岗位起支撑作用的还是原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他们成了坚守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为农村教育撑起了一片蓝天。农村小学急需逐年常态化充实优秀师资。
一、作为一所农村师范,近年来,我们以长期学陶师陶、办好中心小学的平台和校园文化氛围、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农村教育最欠缺、最难解决的师资老化、明超实缺、农村孩子素质发展受限问题为突破口,以农村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努力开辟学校服务农村教育新途径,在服务农村教育新变中创先争优。
1.学校选派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四年级师范生去歙县小川、璜田、齐武、长陔、森村等乡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每月轮换一批,至今已下去150人次。支教学生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在胡埠口支教的吴琼这样写道:“我从这里的老师那得知学生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当我走进班级时,他们是那样的高兴,上音乐课时都很认真,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总能听到悦耳的歌声在校园响起。这使我感到很满足。”凡是有我们顶岗支教学生的学校,周边山村百姓走几十里山路,送孩子就读,说,“我们就是奔着有徽师支教老师来的!”上学期,06级同学吴苗苗等5人回宏潭中心小学实习受充分肯定:“实习老师们良好的专业素质、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较好的实习效果,得到了学校、社会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从她们身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基础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2.指导支持农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教研活动,如小川学校的课题是:《少儿艺术素质培养》,胡埠口学校的课题是:《给农村孩子插上艺术的翅膀》,齐武学校的课题是:《丰富农村学校艺术活动,抚慰留守儿童孤独心理》。课题的开展,丰富了留守儿童生活,使他们潜能得以发挥,素质得到提高。
3.利用六一儿童节前后,我们组织近50人的学生艺术团开展《艺术让我们携手》文艺下乡活动,奔赴老区、山区、库区农村,以当地学校为依托,手拉手连演了六场,轰动了山乡,村民们扶老携幼来观看演出,一些农村老人激动地说,“几十年没有看过这样的演出了!”
艺术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师资是农村稀缺资源,而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我们的尝试不论是乡村学校还是乡村父老乡亲,不论是乡村孩子还是师范生自身,都普遍认可,乐此不疲。
二、我们试图建立一种良性的机制:实习生激活了农村艺术教育,农村和农村学校对年轻教师需求迫切了,自然也就促进了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小学教师的补充。
1.师范学校瞄准农村需要办学,努力培养适合农村小学需要的教师。我们引导学生以陶为师,办行知学社,组织学生去城郊小学、与育鸿留守儿童中心开展活动。加强实践课、技能课教学,加大艺术课程选修。幼师强调会弹琴、会唱歌、会跳舞、会讲故事、会做手工、会画画。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08文(1)班程青英的征文《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在全国700余所学校6万余人参加的第三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中荣获特别奖,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为其颁奖。05级学生陈蔓夺得09世界旅游形象大使华东特别赛区冠军。06级理计班方芳、吴斌同学在全国青少年书画摄影大赛中获绘画一等奖。
2.发挥艺术教育特长。为使更多的学生能兼任艺术课程,引进师资,添置设备,改善条件,成果丰硕。如:舞蹈教师张玉琴、钱芸的自创舞蹈《爱在人间》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大学生舞蹈大赛”,获创作铜奖、表演三等奖;该节目同时获省教育厅优秀视频作品展播评选一等奖(排名第二);市县一些重大活动屡屡有徽师学生的身影。
3.开展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全市班主任培训、全市幼儿园园长培训。如汪胜昕老师深有感触:“这次培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让我们学得那样的解渴,同时也真心希望让我们这些农村老师有更多更好学习充电的机会。”
4.我们还注重乡土艺术进校园,地方文化的传承。如歙县民歌传唱、徽墨歙砚技艺,徽州三雕,花灯、得胜鼓、剪纸等民俗文化等,还积极创编反映徽州文化的歌舞,如《家住古徽州》《徽州少年》《梦笔生花》等。
三、开辟蹊径,向社会最需要、农民最迫切的地方延伸。江浙沪一带民工数量大,为解决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一些人纷纷办了不少民工子弟学校,其中能适应农民工子弟学校需要的教师尤为紧缺,特别喜欢徽师的毕业生去任教,认为我们的学生“全科培养,主课副课都能教,还能组织各种活动”。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一个节点,是农村教育的一道流动的令人伤怀又激动的风景,我们感到义不容辞。
关注农村、服务农村,瞄准农村需求,做爱满天下的志士,做创先争优的勇士,是教育人、师范人、党员教师的职责,我们要坚守这份淡定、这份执著,为农村教育、农民子弟尽力。
新闻推荐
近日,歙县公安局深渡派出所发现4名欲售假药行骗的冒牌僧人,消除了假冒僧人辖区行骗的治安隐患,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11月9日上午,深渡派出所民警辖区巡逻,行至深渡镇黄山大道时,发现一辆行...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