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连续的低温雨雪天气,给正常的家禽家畜养殖生产带来困难。正当大多数养殖户忙着为猪圈鸡舍加盖薄膜、添加干草、防寒防冻的时候,而在歙县连大畜禽养殖场内的猪圈大棚里存栏的6000多头猪,却早已享受着供暖,过着温暖如春的舒适日子。
笔者走进歙县连大畜禽养殖场的生态循环养殖园,负责人刘秋星指着保育间大棚说,现在猪圈大棚外面的温度有-1℃,而大棚内却在25℃左右,这是猪仔生长最适宜的温度。
刘秋星的养殖基地,光养殖大棚就有300多个,除保育间大棚的温度需要25℃左右,成品猪猪圈的温度也要保持在20℃左右,大棚如此供热,那么需要多少成本呢?刘秋星告诉笔者,这些热能都是由养殖场内的沼气发电池提供的,是生态循环利用的结果,不用花—分钱。
刘秋星的养殖基地,年出产肉猪可达30000头。但在生产过程中,也连带出现不少猪的排泄物和废水废渣。为不影响环境,走生态养殖之路,刘秋星的沼气发电池应运而生。2009年7月,由省市民生工程投人145万元,加上养殖场自筹95万元,建起—个巨大的沼气发电池,通过把猪的排泄物、废渣废水等收集到沼气池里,发酵发电,日处理养猪场粪、污水80吨,年生产优质有机肥500吨,年产沼气35万立方米,年发电47万千瓦。
通过沼气发电,猪棚不但冬天可供热,夏天可供冷,还能够满足整个养殖场的饲料加工和场区生产生活用电,—年可节省电费20多万元。为处理好沼气发电之后的渣液,刘秋星还在养殖基地种上200多亩的猕猴桃园。沼气发电后的渣液,用来灌溉猕猴桃园,这不仅是很好的有机肥,而且具有杀虫效果,算得上—举多得。·江伟民 方超美·
新闻推荐
2011年1月10日晚19时20分,在S324线57km+550m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行人被撞并经医院抢救治疗后无效于1月30日死亡。经检验,死者为男性,年龄约40岁左右,身高约170cm,随身带有一蛇皮袋、塑料袋,内...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