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专访歙县县委书记滕祁源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和“现化经济强县”

来源:黄山日报 2011-02-17 22:33   https://www.yybnet.net/

口本报记者 王存之

令人瞩目的黄山市“两会”胜利闭幕。市“两会”为未来五年黄山发展描绘了一幅非常宏伟的蓝图。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黄山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黄山对外美誉度不断提升的五年。过去的一年,歙县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各项工作做得好,成效很大。特别是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达5.49亿元,总量和增幅在全省位次分别前移1位和24位,徽城镇成为全市首个突破2亿元的乡镇。下一步,歙县如何贯彻好市委全委会和市“两会”精神,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中共歙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滕祁源。

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

记者:市“两会”胜利闭幕,歙县是如何学习贯彻的?滕祁源:参加市“两会”,感受颇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十大工程”为抓手,以“四区”建设为引领,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坚信,再过五年,黄山必将以更加靓丽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黄山在国际、国内的美誉度必将更为提升,青山绿水的国际旅游城市特色必将更加彰显,黄山人民也必将朝着“率先富起来”的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迅速组织学习,让全县干部群众都了解“两会”明确的今年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党的建设,深人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努力实现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上台阶、创新工作有特色、服务发展出成效,坚定发展的信心,真抓实干,加速歙县发展。

“十一五”发展成就

记者:“十一五”以来,歙县的发展成就可以说有目共睹,您觉得歙县这五年发展有哪些特色? 

滕祁源:过去五年,歙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抢抓机遇中破解难题,在承接转移中加快发展,以“园区建设提速增效年”活动为抓手,以深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39.63亿元上升到7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人由“十五”末的2.02亿元上升到5.49亿元,年均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7亿元,是“十五”的6倍。全县累计引进项目695个、到位资金15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698.7万美元,分别是“十五”的1.6倍、8.5倍和4.7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不足7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连续5年实施城建“八大工程”,累计投资57亿元,行政办公中心搬迁和徽州府衙修复,拉开了新区建设和古城保护新的序幕。张曙音乐广场等一批园林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了休憩场所。民生工程累计投人9.6亿元,惠及城乡40余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年均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1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翻一番。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示范县、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教育强县、全省平安县等称号。

“十二五”发展思路

记者:市委书记王福宏在参加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歙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十二五”是歙县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前景十分美好。请问滕书记,“十二五”期间,歙县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滕祁源:“十二五”是我们加速崛起的重要机遇期,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向好,全省进人了快速崛起的新时期。随着“三条高铁”和黄山高速公路枢纽的建成,我们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凸显,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十二五”时期,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始终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不动摇,强力实施工业支撑、城乡统筹、旅游提升、创新推动、绿色增长、人才强县战略,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把歙县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和“现代经济强县”而奋力拼搏。 

具体地说,“十二五”期间,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五个翻番”,即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人、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突破2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人突破12000元。

举全县之力建好开发区

记者:市委书记王福宏在歙县代表团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歙县有两个省级开发区,县经济开发区在全市走在前列,北岸经济开发区已起步建设,随着两个开发区的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工业支撑将更加有力。请问滕书记,今年歙县在园区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滕祁源:今年歙县将继续举全县之力建好开发区,认真实施“优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和“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行动计划”,在全县开展“园区二次创业攻坚年”活动,力争发展汽摩配、轴承2个产值超30亿元产业集群,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0户以上。加快推进县经济开发区二期“百日会战”,力争3月底前满足已签约项目人园需求。县开发区今年将实现新的“四超”目标,即:固定资产投资超15亿元、招商引资超15亿元、园区产值超55亿元、税收超1.8亿元。北岸经济开发区一季度完成土石方工程,上半年完成园区内道路建设,力争全年新签人园项目15个以上,实现园区形象、产业聚集、效益提升“三个突破”及园区税收超3000万元的目标。县循环经济园立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人驻、效益显现“三个突破”目标,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全年人驻企业达20户以上。同时,不断提升富堨、旸村、王村三个工业园发展速度和质量,使“二区四园”齐头并进、优势互补,力争全县园区今年实现税收过3亿元。

旅游的后劲和潜力

记者:“十一五”以来,歙县旅游产业不断升级。2010年旅游接待量555万人次,增长37.2%;旅游综合收入41.6亿元,增长42.5%。请问,歙县旅游今后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有哪些? 

滕祁源:近年来,歙县重要景区景点开发提升步伐加快,徽州古城、棠樾、雄村等重要节点建成推出,徽州府衙修复工程即将竣工并对外开放。特别是徽州府衙修复工程起点高、手笔大,得到中国古建专家、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的称赞,称其与国内同类建筑相比,具有建筑规模最大、使用斗拱最多、施工传统技艺最为地道三大特点。今年,这三个节点建设计划安排8亿元,这必将促使三个节点发生明显变化,旅游经济将不断壮大;徽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力度加大,文化产业加速升级,文化软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都是歙县旅游未来发展的后劲所在、支撑所在。

2011年几件大事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请问,歙县今年将主要做好哪几件大事? 

滕祁源:今年一月份,我县发展强劲开局,势头良好,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及全年发展奠定了基础。站在“十二五”发展新的起点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为了圆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今年,我们在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重要节点、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及民生工程等中心工作的同时,还确定了重点抓好十件大事,即:全面完成徽州府衙修复并对外开放;县人民医院建成并完成整体搬迁;改造升级歙县——徽州区过境路、呈歙旅游公路、七里头——雄村公路等三条道路;

新建新安中学,并完成一期建设;综合治理城区内河,提升市容景观;全面启动县开发区二期建设,实现起步区初具规模;黄山海螺建成投产;鲍家花园二期建成并对外接待;建成歙县境内第一座新安江跨江大桥,改善两岸交通条件;争创第二届全国文明县城并确保取得成功。

招商引资的优势

记者:滕书记,在您看来,歙县对于外来投资者来说,最大的优势在哪儿? 

滕祁源:说起优势,各地的优势不一样。就歙县而言,首先是区位优越,处于安徽省“一线两点”发展大格局中,又是“两山一湖”大旅游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完善的高铁、高速、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其次,就是资源优势,茶叶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居全省第二,并出产“黄山贡菊”、“黄山银钩”、“黄山绿牡丹”、“顶谷大方”等名茶珍品和“三潭枇杷”、“金丝琥珀蜜枣”等名优土特产品。 

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服务,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各部门本着“你发财,我发展”、“你投资,我保护”的开放理念,立足各自职能,积极为外来投资客商、本地企业家提供优质、全方位服务,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了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所有外来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实行“一个窗口”办理。经常召开小型调度会,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破解土地、用工、融资等各类瓶颈制约,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每年都隆重召开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表彰大会,引导广大干部把智慧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激发广大干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激励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氛围。目前,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协作,正以自强争先的志向、志气,克难攻坚的胆略、胆识,科学发展的才学、才干,苦干实干的拼劲、闯劲,团结凝聚的胸怀、气度,在抢抓机遇、推动发展中创先争优,在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中创先争优,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着力营造政府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春暖花开古城有约歙县春季旅游“花事”多

本报讯初春的歙县大地,到处春花烂漫。春光融融,—个又—个“花事”活动接踵而至,吸引着无数游客、摄影发烧友流连花海。歙县卖花渔村梅花正值花期,该村至瀹坑的1公里古道边,白、红、粉各色...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专访歙县县委书记滕祁源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和“现化经济强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