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溪 董 建
我在“印章的商品化”一文中,曾提到在歙县博物馆收藏的五件清代铜。在此之后,我又在一些相关的资料中看到多个这样的铜套印,如上海工美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唐云百年”拍卖会、盛世收藏网以及査彪先生在印谱中钤盖的几枚铜套印。歙博铜套印五层,而“唐云百年”拍卖会上的铜套印多达六层,就是三十一面,自然文字内容比歙博所藏多了起来,其他文字则基本相同。凡此种种,都说明这种铜套印的存世量还是较多的。
清代篆刻家张宏牧(约活动于17世纪末期至18世纪初期)字柯庭,号懒髯,号白阳山人,浙江桐乡人。他曾刻有“得其秀而最灵”青田石四枚套印,格式与歙博所藏铜套印一模一样,区别在于歙博铜套印里外多至五层,是批量生产,而张宏牧所刻是四层,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五层套印,外面四个为五个印面,最里面一个为六面,共二十六面。四层套印就是二十一面。徽博藏有一个四层的石质套印,里面最小一个只刻一面,所以只有十六个印面。印面文字由大到小依次是“程梁生印”、“伯岐”、“家承赐书”、“戎马书生”、“篁墩世胄”、“梁生顿首”、“万里鹏程”、“金鼎山樵”、“曾经沧海”、“肝胆酬知己”、“程梁生”、“伯岐启事”、“程”、“□山”、“白□山人”、“稿封”。
不知是因为古代篁墩的交通便利还是风水好,许多两晋、隋唐迁徽的氏族都是先在篁墩落脚,因此这里成了徽州许多族姓的始迁地,在徽州移民史上,篁墩有其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徽州宗族的圣地。篁墩还是理学家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祖居地,后世尊为“程朱阙里”。史志称:“新安多大姓,以程为最。”程氏自晋代始迁祖程元谭任新安太守,居篁墩。至南朝,其裔孙程灵洗字云涤,武职官吏,治军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屡立战功,谥“忠壮”。大建四年,配享武帝庙庭。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赐庙额“世忠”,徽州人对他十分敬仰,尊为“邑神”。程颐、程颢兄弟俩虽长期居洛阳,但二程念念不忘自己是“忠壮公”后裔,程颢还有“忠壮公后裔”印章一枚。
套印主人程梁生的生平不详,伯岐应是他的字号,“篁墩世胄”说明他也是程灵洗的后人,并引以为豪。“戎马书生”则说明程梁生有从军经历。从印章本身特征看,年代在民国间。
因篁墩在徽州文化研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屯光镇政府拟在篁墩村建“程朱阙里文化陈列馆”,来馆联系有关资料和请人帮助拓制他们收藏的几块明清时期的碑刻,我和一位同事在2009年11月来到“忠壮公祠”旧址内干了两天,将所藏石刻悉拓一遍,供“程朱阙里文化陈列馆”布展用。
据悉“程朱阙里文化陈列馆”已建好并对外开放了。
新闻推荐
2月25日,歙县检察院检察长王绩城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唯一的基层院代表赴北京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第七届文明接待室”表彰大会,这是该院自2004年以来第三次蝉联“全国检察机关...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