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歙县南乡俚歌撷趣

来源:黄山日报 2011-06-19 16:17   https://www.yybnet.net/

□ 歙县 方辉利 

俚语,即粗俗、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旧时民间称通俗的带有方言意味的歌谣为“俚歌”。它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有韵致,可歌唱,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口头创作的顺滑流畅的语言,反映了百姓的思想情感。徽学俚歌多民间,歙南方言蕴其先,山多峻岭地域广,一村一垱散歌谚。歙南俚歌多从衣食住行学方面入手,褒贬有致,入情达理,乃为时代变迁及地方特色的产物,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采撷几首,整理成文,以便品赏俚歌之音韵,趣展地方审美之观念。

蜜糖嘴,绣花心;

穿针眼,识你音。

这首歌谣是对知礼文明、孝敬他人、和谐精灵心态的赞叹,也是对洞察入点、知人情境、细致关怀、有的放矢的褒扬,当然也隐含着对随风就势、取信存意、表面迎合、另谋它图、圆滑世故、华而不实者的鄙视。

东山贾来老猪婆,

宰下称称六十多,

皮厚肉小骨头硬,

剁斤炖炖给老母。

这首俚歌见证了艰苦年代,粮肉紧缺,百姓生活艰辛,但把孝尊、侍奉老人之心的美德没有缺失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从歌谣中“给”字表现出来。

大锅滚,小锅滚,

大人小孩吃得滋萌萌。

“滋萌萌”即脸露微笑之意。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百姓生活有所改善的真实写照,不是单一的菜蔬、冷盘就餐,而是用上了乡村许多菜一起就热用膳的“土火锅”。

筑泥墙,

盖瓦房,

有无小艳阳,

冬暖夏天凉。

这里展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民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转机时期的建筑史,是进入改革致富时代的前奏曲。乡村农民积极生产,省吃俭用,积累资金,艰苦创业,呈现出一股改造家园的乐观姿态。

广播响,

电灯亮,

老太老伯上楼上,

干什么?

听新闻,学榜样。

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夜幕降临时的学时事、听新闻的动人情景。那时,国家电力资源不足,电信影音设备较弱,这样几乎每个大队建起水电站,每家每户通了小广播,百姓夸张地盛赞道:“点灯不用油,磨粉不用牛,故事新闻天天有,在家学习不用愁。”

一块先生,

两块匠,

三块四块粗工样。

这是过去困难时期,迫于文雅饮食、得当节制的一种不成文的饮食做法。意为先生重视脑力劳动,消耗能量相对少一点,饮食要斯文,细水长流,才能调匀生活;手艺匠师自有规矩,既要动脑,又要干体力活,相对来说能量消耗要大一点,可农家改建、添置设施,不是一朝一夕,得长期使用工匠,由于生活积蓄不丰盈,也就自行限制;做粗工者,是赚苦力钱,有饱口福之嫌,又有随东家随意决定要否做工之权,是长工还是短工不得而知,当然只好粗无约束而为之,多吃一点,等待东家决定。

没有斗笠秃头厾,

没有草鞋打赤脚,

没有电筒漆黑摸,

没有锄头用手抠,

风里来,雨里去,

护林种粮争丰收。

这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农村涌现出来的模范群众,带头党员,先锋领导。那种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仍然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实在难能可贵。

新闻推荐

新起点新跨越

桂林镇重点企业天迈公司 法国专家在宋村葡萄园授课 桂林镇农技人员在地头指导 建设中的黄山海螺水泥项目 腾泰色纺公司车间一角 桂林镇位于歙县东郊,镇所在地距县城9公里,距徽杭高速金山道口...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歙县南乡俚歌撷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