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亮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政法综治干部,他以担当的勇气抒发了政法综治人的不懈追求,他就是歙县综治办副主任潘继东。
担当让天平在深山中熠熠生辉
那是2004年,歙县要从县直单位选派一批干部到偏远的山区挂职,原定的人选临时因故被取消,眼看县里要求报名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歙县法院33岁的法官潘继东主动站出来接受组织挑选,到该县最偏远的长陔乡谷丰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那一年,潘继东女儿正好上小学,由于妻子工作的特殊性,他既要当保姆,又要当家长,是里里外外的一把手。为了能安心工作,他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城里,自己毅然背上行囊,进了深山。这一去,就是三年。
那年2月10日,潘继东第一次踏上了谷丰的土地。村民253户938人,稀稀落落分布于崇山峻岭的5个居民点。潘继东一边感受着“全市最偏、最穷的深山乡”的含义,一边又目击村民在峻山险壑中一幕幕不畏艰苦的劳动场景,坚定了为民谋富裕的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潘继东发现,村民们对修路致富已经期盼了很多年,甚至于当他提出要修路时,村民们都投来了怀疑的目光。为了实现村民梦寐以求的梦想,潘继东开始上下奔波。他一边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一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他还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以谷丰林场对外招商引资,所得资金修建起了公路。“我是村路的第一位受益者。”村民徐承善激动地算了一笔经济账:“没有村路之前,人工运输木材从山里到公路每百斤需要运费15元,而现在木材从村路直接上了公路,无需任何开支。”潘继东实施的第二项民生工程是让全村村民喝上了卫生的放心水。
林业资源丰富,但坐吃山空;政府扶贫补贴,用的不妥当会养成山民惰性。潘继东为寻找适合谷丰村的致富路伤透了脑筋。他把村民邀来促膝而谈。“现在城里人吃什么都喜欢吃土的,我们这里什么都没有,就是有土的东西。”村民一句不经意的话,激发了潘继东的灵感,“对啊,我们何不利用丰富的山林、竹林资源,发展生态养殖呢?”想了就说,说了就干,他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村民养土鸡、养生猪、养黄牛。生态养殖从最初的摸索前进逐渐发展到初具规模。他还大力发展高山蔬菜、高山水果,请来县里的农技专家为村民授课,争取县农委的项目支持。三年里,潘继东倾力扶持山村经济,为谷丰村争取发展资金近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800元增加到3216多元。
抉择卸法袍在新岗位默默奉献
2007年2月,潘继东回到了法院审判一线。潘继东一直是庭里的业务骨干,歙县法院院长吴大圣介绍说:“小潘办的案件调解率很高,而且创造了上诉案件维持率100%的记录。”正是因为潘继东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又有了在基层锻炼的经验,组织上决定让潘继东到县综治办任副主任。卸下法袍,从事综治工作,成了潘继东今生最大的一次角色转变。上任伊始,他十分注重业务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工作中肯钻研,爱学习,真正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立足本职实际,努力创新工作。“他一心只在工作上,没有这个家……”这是他妻子对他不无埋怨的评价。干综治5年来,潘继东从来没有陪家人出门游玩一次,从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从没请过一次长假。对于家庭与孩子,他没有尽到义务,有的是愧疚;2010年全市综治年终考核的那天,正是潘继东女儿肺炎住院的日子,他毅然完成了全天候的考核工作,晚餐时才匆匆赶往医院,见了面觉得委屈的女儿和感到内疚的父亲抱头哭在一起。
综治办的办公室地点设在公安局大楼,值班室的老张最有发言权:“潘主任是综治办的总值班,跟我一样没有正常作息,我晚上值班都多了一个伴,呵呵!”
信念用心续写综治不了情
正是这种敢于担当和奉献精神,潘继东就任歙县综治办副主任以来,该县综治工作连上台阶,从2007年全市综合考评第三到2008年全市第二再到2009年全市第一名,2010年继续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其中无不凝结着潘继东的心血和汗水,但是谈到成绩时,他都会很坚定地说:“综治靠的就是综合力量,成绩是属于大家的,我只不过干了我自己该干的事而已。”
有目共睹的是,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干部、老同志请教学习,办公室里,除下基层调研、督查外,他总是抓紧每一分钟深入研究全县的综治工作,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并及时总结推广,不断提升全县综治工作水平。“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下基层能指导。”这是乡镇综治干部对潘继东众口一词的评价,5年来,撰写各类报告、调研文章、信息报道50余篇,在各级媒体发稿20余篇。作为一名县综治办负责人,他深深懂得,综合治理成绩的取得,抓好基层基础建设是保证,为解决全县基层基础工作较薄弱、责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他深入到乡镇、村组进行调查研究,从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入手,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多个综治方面的政策,规范和强化了乡镇综治机构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并落实村级综治经费保障体系,为全县综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从人员和经费上建立了长效保障机制。
从不熟悉综治业务到谈到综治如数家珍,从害怕干综治到喜爱上综治活,从不知如何下手到亮点纷呈:2009年争创全省平安县获得成功;“四位一体”大调解经验得到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办、省政协视察团的高度赞誉;“农村道路交通社会网络化管理”工作模式被全省推广;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受到省、市推广;皖浙两省六市县打造平安边界工作受到省、市政法委的充分肯定;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九”字工作法在全市各区县推广;荣获“全国平安畅通县”的称号。
新闻推荐
近日,歙县青年砚雕师俞青的作品成功入选了“和谐中华——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纪念珍藏册”。这套纪念珍藏册收录了俞青的砚雕艺术精品纪念张、明信片各1枚;2枚10元面值的电话磁卡和12枚联体...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