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奋力建设中心城区首善之镇

来源:黄山日报 2011-07-01 22:29   https://www.yybnet.net/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高峰(中),区委副书记、区长胡黎明(左)视察阳湖稽灵山公园建设情况 江南新城之家在风景中 帅鑫园区之顺昌汽车电子 帅鑫园区之鑫汇实业 六月的屯溪区阳湖镇,江南新城、帅鑫园区建设工地上机声隆隆,推土机、挖掘机、运料车穿梭不止,工程车、搅拌机运转不停,建设者们加班加点施工,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为了加快建设中心城区首善之镇,全镇处处热潮涌动,人人激情澎湃……

阳湖镇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南部,东接歙县,南连休宁,西临率水,北倚新安江,新安、率水、广宇、黄口四座大桥纵连南北,徽杭高速公路横贯西东。辖3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村改居)和两个城市社区,总人口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70人,土地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诸多中央、省、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众多的文化、广播、教育、医疗、休养机构都坐落在阳湖境内。秀丽的新安江横亘镇域之北,美丽的率水河环绕镇域之西,清澈的朱村河、佩琅河穿镇而过,翠绿的稽灵山、洽阳山、柏山点缀其中,山水相依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展现了阳湖无穷魅力。 

近年来,在屯溪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阳湖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市、全区发展大局,以扩大开放和改革创新为动力,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组织建设齐头并进,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实现两税收入8154.1万元,同比增长30.1%,总量在全区各镇中继续保持第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4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20元,同比增长10%;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达8.6亿元,同比增长45.2%。全镇3个建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部达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科教、文化、卫生、人口服务体系在全镇范围内已初步形成。 

“十二五”开局之年,为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在换届中产生的镇党委班子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在不断深化镇情认识的基础上,坚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就是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市化为依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引导企业和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实现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努力将阳湖镇建设成镇域综合竞争力更强、现代化气息更浓、人民幸福指数更高、社会和谐程度更优的“中心城区首善之镇”。 

思路一经确定,前景豁然开朗。而要实现发展目标,关键在实干!

坚持建筑、景观、道路、广场、水系、游园相互交融,地域文化、风情、特色充分彰显,千方百计加快江南新城建设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市区南扩、跨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阳湖正在加速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新南区。徽杭高速公路和新安江之间4.5平方公里的区域,是南区开发的主体区域。 

目前的江南新城,已拉开了“四纵”(即文峰路、新安大道、洽阳路、佩琅西路)、“七横”(即南滨江大道、阳湖东路、徽州大道、兴昱路、八一大道、兖山路、怡阳路)道路框架。启动了阳光绿水、锦绣江南、长宏御泉湾、元一柏庄、岸上蓝山、明远电力等房地产开发项目,60余幢高层拔地而起,至2010年底已完成投资超35亿元,建成商住面积约110.5万平方米,将吸引镇外8000余人人住。市重点工程新安江护岸、黄山学院南校区已全部建成,朱村河、佩琅河护岸工程已全部完工。元一大观、稽灵山公园、螺丝顶等一批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旅游服务项目强力推进,“一园”(阳湖公园)、“一楼”(区政务中心大楼)、“一广场”(颐和广场)全面建成启用,形成了“北立商业区、中为行政区、东建工业区及精品居住区、西有大学城”的镇域格局。 

建设一个风貌一流、功能完善、地域特色鲜明、现代气息浓郁的江南新城是阳湖人的梦想!今年,区五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将坚持建筑、景观、道路、广场、水系、游园相互交融,地域文化、风情、特色充分彰显,千方百计加快江南新城建设。高质量、高品位建设稽灵山公园、南山公园、屯溪人民广场、文峰大桥,加快新安大道以西片区拆迁,规划建设好三江口片区,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及高端酒店群,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江南新城打造成为城市的精品和屯溪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未来五年,阳湖镇将严格按照区委要求,主动作为,继续推进江南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按照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471”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总部经济招商和发展楼宇经济,努力打造阳湖镇“中心城区首善之镇”的商贸服务中心地位,夯实江南片区总部经济基础,实现城市经营效益最大化,城市面貌最靓化。 

阳湖人正朝着这一美好愿景一步步迈进。2011年上半年,全镇完成招商引资5.8亿元,实施区“十大工程”项目共14个,随着颐和观邸东区、元一全景剧院、阳光绿水三期等项目的陆续开工,1-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同比增长78.1%。

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目标,立足发展园区工业

工业强,则镇域经济壮。今年,阳湖镇继续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紧紧围绕转型升级,着力调整结构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以好项目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产业布局,以大项目提高经济总量和扩大企业规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好项目、大项目。重点抓好众力食品、金箭照明等工业项目。为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阳湖镇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产”的原则,实行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同时,加强工作调度,提供优质服务,力促在建、续建项目年内竣工。今年全镇9个工业企业新上项目已动工建设,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4260万元。 

把发展大企业作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财政增长和就业增加的重要支撑,坚持不断培植壮大企业,以大企业带动经济发展。目前,全镇个体私营企业达到76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家,形成了特种阀门、建筑建材、电器仪表、通讯电缆四个支柱产业。今年,阳湖镇继续实施“扶优培强”战略,依托鑫汇实业、良业阀门等规模企业,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着力培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名牌产品。同时,为全力服务企业发展,镇领导多次深人企业现场调研,针对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人才、融资等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形成完善的调研报告,帮助争取有关扶持政策,真心诚意为企业排忧解难。 

为进一步提升工业的规模化水平,阳湖镇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目标,立足发展园区工业,重点规划建设1500亩帅鑫工业园区。通过加大资金投人,完善功能配套,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园区吸纳能力和承载力,确保到“十二五”末期,人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家,园区企业年产值达到32亿元,实现税收5000万元目标。今年1-6月份,鑫汇实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亿元,万德福电子、顺隆时装、顺昌汽电、金竹竹业等企业产值均已突破4000万元。

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加快农村城市化,对于地处中心城区的阳湖镇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向城市转化的一种过程和发展趋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加快农村城市化,对于地处中心城区的阳湖镇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实施旧城改造工程。建立以政府投人为引导、农民集体投资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的投资机制,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针对不同村居,通过“大拆大建”、“拆危拆乱”等方式,一方面集中财力把阳湖、洽阳、兖山三个改居村建设成为设施齐全、服务配套、产业和人口适度聚集的新社区,推行节地型社区建设;另一方面把村庄整治与村级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生态村庄建设与和谐村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推进兖溪村、三充村等节约型村庄整治。有序推进建筑总面积35.58万平方米的阳湖小区、洽阳小区、洽阳山小区、花上园、洽阳南苑等农民居住区建设工程,带动城乡环境及房地产相关行业发展。依托住宅小区开发项目,加快实施旧村改造、合村并点工程,打造阳湖新型农民社区,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 

实施人口转换工程。推进农村城市化,首先就是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阳湖镇在旧城改造中,实施镇政府搬迁并大力培育中心城镇,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使中心城镇逐步成为农民的居住中心。镇、村做到绿化、环卫和物业管理等岗位优先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并从村居内部挖潜力,提供保洁员、护村员、护林员、市场管理员等自我服务的岗位,解决大龄农民就业问题。积极推动农村小额信贷,解决农民创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引导农民从事建筑、商贸、餐饮和运输等服务业,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转移。大力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组织,使一部分人股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 

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千方百计提升农民素质,无疑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关键之举。阳湖镇紧抓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及农村未升学青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投人力度,强化中心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大力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在各村鼓励兴办群众文体、健身、读书等活动,逐步使城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在农村扩散渗透,促使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发生内在的转变,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水平、思想文化程度、道德法律观念与农村城市化水平同步提高。随着江南新城建设的日益推进,愈来愈多的阳湖村民的思想和行为逐步融人了城市文明。 

实施居民生活保障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阳湖镇始终紧抓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创新公共服务体制,让广大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了镇文化站、新农村体育场地、文化科技中心户、农家书屋等四项建设;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了覆盖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以上。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保障标准逐步提高,2010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救灾救济、残疾人补助、优待抚恤等资金324万元。建立健全了农技、畜牧、广电、计生、文体等农村公共服务“以钱养事”机制,创办了20多家农村专业协会和便民服务超市,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购置及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并定期组织开展政策、农资、医疗、科技、文化“五下乡”活动。 

“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每一个干部都要做阳湖镇加快发展的推动器。”阳湖镇广大干部正以“敢、高、实、细、快、严”的工作作风、“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的精神风貌,在工作中不断进位争先、奋勇拼搏,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3亿元,同比增长76.3%;完成工业产值5.82亿元,同比增长41.6%;农民人均纯收人实现4564元,同比增长13.7%;实现税收6330万元,同比增长55.2%。

新闻推荐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歙县南源口大桥昨日全线贯通

本报讯  6月30日上午,横跨歙县新安江南北两岸的南源口大桥顺利合龙贯通,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90周年。从此,歙县新安江南源口段的沿岸群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温暖的一天2011-07-07 16:13
猜你喜欢:
余音不绝回味无穷2011-07-05 16:13
评论:(奋力建设中心城区首善之镇)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