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歙县金川乡原皂村民潘吉福,作为移民搬迁户两年前异地安置到了歙县园艺场。安置落户后,潘吉福利用自己学过的药材种植技术,在园艺场有偿转让土地50亩,投资20多万元,规模种植百合,并申请创办了“野特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其示范带动下,入社员工25人,2010年就有20多个家庭增收8000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多元。目前,潘吉福流转土地面积已达200多亩,年产值近百万元,辐射带动种植户80多户,既解决了当地部分移民就业,又稳定了移民生产生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和潘吉福一样,如今,歙县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揽种”其他农户田地或山场,发展规模养殖和规模种植业,逐步鼓起了钱袋子,尝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甜头。
随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完全依靠土地,依赖农业生存的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歙县常年外出务工9.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3%。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不少土地粗放管理,土地过于零散又不利于耕作的状况给农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浪费。为适应一些种植大户和个体经营者投资发展高效农业的需求,近年来,歙县积极探索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采取群众自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模经营的办法,大力鼓励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该县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扶持措施,财政、税务、农业、工商等部门对流入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鼓励金融部门向规模经营主体优先提供贷款支持。在28个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负责土地流转的政策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办理土地流转合同鉴证,对土地流转合同的登记、变更等情况进行备案,调解土地流转纠纷,有效规范了土地、林木、水面等资源的流转市场。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导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型、种养大户主导型流转方式,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截至目前,歙县通过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37186亩,涉及流转农户9038户。
·方立锋余永华·
新闻推荐
8月12日,歙县连大禽畜良种养殖场内,工作人员正给即将出栏的肉猪喂食。据了解,今年歙县生猪饲养量达51万头,年出栏量30余万头,有效保障了黄山市及周边的市场供应。...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