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村百岁寿星柴金兰戴上了吉祥的红围巾。
青山环绕,清水流经,歙县富堨镇千年古村仁里是黄山市远近闻名的“长寿村”,1100多人的小山村,60岁以上的220余人,其中80岁以上的47人,年龄最大的已百岁。每年重阳节前夕,村里还给80岁以上的老人办“长寿宴”。新安晚报记者探访发现,环境美、爱劳动、喜看书、心情好,是村里老人的长寿秘诀。
A
A
始建于宋朝的仁里古村,粉墙黛瓦掩映在满山青翠中,道路两侧古树葱茏,成片橘园散发淡淡清香,沁人心脾。仁里村原名敦仁里,寓意“里仁为美”。
昨天这里尤为热闹,村里的大祠堂内,47名80岁以上老人穿红戴花,村里一年一度专为老人办的长寿宴开席了。在外务工的儿孙们赶回来,忙前忙后,巧媳妇们当起了厨娘和服务员。
一碗碗长寿面送到老人面前,老人笑开了花。“我们要和柴金兰一样,长寿宴吃到100岁还不停,继续吃下去。”很多老人这样打趣。柴金兰是村里的大寿星,今年刚过了自己的百岁生日。
记者见到百岁老人柴金兰时,她正在古祠堂附近摘扁豆,精神非常好。其儿子程居沂说,老人特别勤劳,一天到晚忙,自己烧饭,菜也自己种。喜欢吃素菜,只吃少量荤菜,平时喝少量葡萄酒。
农家书屋养生类最热
B
B
除了饮食起居,仁里村的村民们还注重读书学习。在程氏祠堂,墙壁及书柜上放满了5000余册书画,木柱上有副对联“体动勿疲其身必健,心宽常乐而寿自高”。
51岁的程樟庭告诉记者,古祠堂也是农家书屋,养生保健类的书是村民借得最多的。程樟庭读过一些书,兼职当了“先生”,随时为村民解惑。
村调解员汪平霞说,仁里村的村民爱养生,村风也特别好,邻里矛盾、家庭纠纷都很少。孝敬老人、邻里互助被村民看做最正常不过,哪个儿孙对老人有言语冒犯,就有其他老人和村民围上来批评,尊重老人成了“村规”。
吴建平 汪春芳 本报记者 吴永泉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江淮体坛运动健将跑向“黄山之巅”本报讯 昨日,来自56个国家及国内12个省...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