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北倚黄山,南连千岛湖。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总人口50万,森林覆盖率达78%。
歙县历史悠久,秦始置县,历为郡、州、路、府所在地,是古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歙县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黄山毛峰茶原产地,中国扁形茶鼻祖——顶谷大方茶的发源地,是中国最大的生态绿茶生产加工基地,亦是国家绿茶出口的重要基地。八十年代荣获“茶叶产量全国之最”
歙县是中国茶叶主产县之一,也是安徽省第一产茶县。歙县产茶始于汉末,兴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1981年,全县茶园面积297857亩,茶叶产量8403.05吨,为中国绿茶最大产茶县。
近年来,歙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歙县先后制定出台了《歙县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关于加快歙县十二五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歙县茶产业发展奖励实施意见》和《关于大力实施品牌与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工作意见》、《歙县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实施办法》等若干文件,县财政每年筹集不少于1000万元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围绕生态茶园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宣传打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扶持茶产业发展。 2012年,歙县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茶叶)示范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安徽茶产业十强县(区)”荣誉称号。
茶园面积、综合产值位居全省第一
歙县全县现有茶园26.7万亩,2013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0100吨,一产产值6.56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60%以上,茶业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茶叶产量、综合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其中名优茶产量3700吨,产值4.65亿元,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欧美、日本、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歙县综合运用“四改”(改树、改土、改园、改管理)综合技术措施,整合涉农资金6000万元,企业、合作组织与茶农自筹资金3000余万元,推广良种茶园4.9万亩,改造低产茶园9.8万亩,发展高效生态茶园6万亩。扶持歙县兴农科技园、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歙县街口镇兰花茶专业合作社3家单位,建成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450亩。成功创建国家级茶叶标准园1个。
全县拥有茶叶省级龙头企业 5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3家企业被评为 “中国茶叶企业百强”;省级著名商标6枚,省级名牌农产品4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国家茶叶标准园 1个;茶叶专业合作组织 42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辐射带动茶农2万余户。
市场销售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
歙县有近 30家企业入驻中国北方最大茶叶批发市场——山东济南茶城;北京最大的茶叶一条街——马连道茶城,歙籍茶商超过30家,除北京山东之外,加上江苏苏州、芜湖峨桥、上海等地,歙县共有1000多个销售窗口,约5000余人在为歙县茶叶销售服务。
由黄山市芽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800余万元,建筑总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北京黄山茶城于2012年1月6日隆重开业,这是2006年黄山市与北京宣武区签署“扩大交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框架协议所取得的又一成果,为宣传歙县茶业、服务全国茶商、共兴茶业经济树立了典范。
科技创新助推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歙县县委、县政府围绕 “夯实茶产业基础,做大做强徽茶产业”为目标,制定出台了《歙县十二五茶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茶叶亩产值达3000元,茶叶初级产品产值超7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5.5亿元以上;茶业综合产值达40亿元。
近年来,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等多家茶企业,通过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引进茶叶科技团队2个,引进高级人才56人(次);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研发新产品12个,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2个,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歙县以高等院所为依托,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黄山茶业集团、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黄山市徽州茶业有限公司3家茶叶企业分别制定出台 《云谷大方茶》、《黄山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顶谷大方制作技艺》省级地方标准;二是汪满田茶业投资3000万元兴建5000平方米奶茶生产车间,购置2条奶茶生产加工流水线,年产量1000吨,销售额达7000万元以上;三是黄山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与安徽农业大学合力共建了省级研发中心——黄山市植物功能成份提取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计划三年内投资 2亿元人民币,建设一条年产1800吨茶提取物生产线,建设3000亩有机生态茶园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5亿元。
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云谷大方 中国品质
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8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安徽省首家获准拥有茶叶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先后获得“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安徽省民营企业50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出口创汇100强”等称号。
该公司在歙县杞梓里镇唐里周边地区建有优质生态茶园1.8万亩,其中9000亩茶园获得欧盟EU、日本JAS和美国NOP有机认证;2009年,公司创建国家有机茶叶标准园1000亩,亩效益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
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6000吨。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盟、日本和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公司生产加工云谷大方茶、蒸青绿茶、炒青绿茶4500吨,销售额8738万元,上缴税金582.9万元。
大方茶创制于南唐时期,清代入贡茶之列,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2010年该公司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云谷大方”的色泽、香气和内质。2011年云谷大方茶销售额50万元,2012年云谷大方茶销售额达到200万元,2013年销售额超过600万元。2013年“云谷大方茶”分别荣获“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14年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目标是:销售数量达到6000吨;销售收入力争超过亿元。该公司以“发展生态茶叶,保护黄山资源;弘扬徽茶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提高茶叶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带动茶农致富,促进黄山茶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
高山出好茶 好茶汪满田
2014年1月,由上海市商业联合会、连锁经营协会、饮品行业协会、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商情信息中心六家机构发布的 《2013年度快速消费品》显示,“汪满田”品牌中国茶连续多年在同类市场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特授予“2000—2013十四年畅销金品大奖”。
“汪满田”这个品牌,一次又一次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安徽省茶叶唯一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的是“汪满田”牌黄山毛峰,“汪满田”牌黄山毛峰、滴水香高档茶叶已出口美国欧盟等国家,开创黄山市高档绿茶出口之先河。《中国茶业》(2013年第5期)显示,“汪满田”品牌名列《2013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百强榜单》第16位,品牌价值达3.47亿元。
“汪满田”品牌的创始者——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历经2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集绿色食品茶及茶食品生产、加工、贸易、科研为一体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国商业品牌企业和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该公司拥有资产2.36亿元,现有员工300人,2013年,企业销售收入达1.62亿元。
该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先后承担了两个国家级科技星火计划项目,4个省科技攻关项目。近几年,该公司共荣获安徽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1个、省科技成果奖3个;参与制定国家级标准2项,制定省级标准1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10项。 2013年,汪满田茶业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法人汪智利荣获黄山市十佳科技创新带头人。
黄山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
一品兰香 袭人润腭
黄山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注册资本600万元,是一家集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品牌包装、市场销售、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独资民营企业,先后获得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名牌产品、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该公司拥有优质茶叶基地8000亩,150亩标准化良种母本园,100亩基础设施完善、规模化标准化良种繁育生产区,2011年被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2012年被授予全国农技推广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该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在茶树栽培、品种改造、生产加工等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生产与管理经验。
为了做大做强茶业经济,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该公司牵头成立了小川乡茶协会、小川乡茶油茶专业合作社和街口镇兰花茶专业合作社,入会农户达2324户;申请注册“翠明缘”、“山潭”、“一品兰香”品牌商标,为黄山市首批QS质量认证企业,同时获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翠明缘”牌一品兰香系列产品采用兰花与茶树长期共生于原生态高山茶园的茶叶,通过科学制作将(珠)兰花香气融进茶叶,创制出系列兰花茶精品。“一品兰香”花茶加工技术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茶叶制作新品,市场销售价格高于黄山市同档次茶叶的60%以上,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优越的口感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产品畅销北京、山东、江苏、上海、陕西、新疆等地。(歙县县委宣传部 歙县农业委员会 供稿)
新闻推荐
在歙县徽州古城许国石坊下,一头挑着平底锅、一头担起毛豆腐的“小贩”放下挑担,将长满白色绒毛的毛豆腐放入锅中,浇上香油,淋上辣椒糊。香气四溢的毛豆腐,引来众多游客品尝。这位“小贩”名叫曹向忠,是...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