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歙县新闻 > 正文

追寻徽州技艺背后的故事

来源:黄山晨刊 2015-12-09 18:44   https://www.yybnet.net/

轩辕车会展示 □ 记者 汪嫒 凌良 文/摄

核心提示:在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有128项全国各地的“文房四宝”精品呈现,而徽州传统技艺展示项目达一半以上。面对非遗传承与保护这一时代重大命题,许许多多徽州艺术家心怀虔诚,让徽州非遗代代相传。为此,本刊记者走近他们——

潘小萌:歙砚雕刻守望者

徽州府衙内,全国非遗大展引得众人来往不绝。在以男性为主的非遗传承人展示中,歙砚展厅的两名女性非遗传承人令人眼前一亮,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非遗传承人潘小萌便是其中一位。一方方砚台纹理精美,雕刻之人物神情细腻,栩栩如生。

从小受家庭文化氛围熏陶,17岁前的潘小萌专心学习绘画。初中毕业后,她见墙上贴有美术学习班的招生广告,便去报名。正值上世纪80年代,歙砚刚刚兴起,潘小萌起先并不知道美术班其实是为砚雕挑选好苗子。“因为绘画是雕刻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了绘画基础,才有可能去构思、设计,学习雕刻的悟性也会提高。我当时的绘画比较好。”潘小萌说,她由此走上砚雕之路。

“从接触砚雕到现在已经有32个年头了,我应该算是从业时间最长的一位女雕刻者了。”潘小萌说,源于内心的热爱才能坚持走这么久。对于雕刻,女性是相对较弱的群体。一方面雕刻很耗体力,特别是在当初全部手工的年代,切锯、打磨,需要用肩膀抵着,雕刻也需手上用力;雕刻时石屑飞扬,一般的女孩子难以容忍。另外,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就要结婚生子,对于雕刻也难再有精力顾及,“当初跟我一起学习的女同学几乎没人坚持下来,我曾经带过的几个女孩子也都慢慢退出不做了。”身体柔弱的她却忍受了20年的病痛折磨,再苦再难都没打退堂鼓。

这次大展群英荟萃,不仅是展示平台,也给同行提供了交流机会。有很多人来到潘小萌的展位前,对其作品啧啧称赞。“其实在我从业的这些年里,我了解到的是,无论是端砚、松花砚、澄泥砚等,他们的雕刻技艺或多或少都有歙砚雕刻的影子。”潘小萌笑说,“这点让我们非常自豪。”

如今,潘小萌觉得雕刻愈发艰难。“现在是歙砚繁荣时期,砚雕人才辈出。但如何引领砚雕迈向更高层次的创作、创新,是我们遇到的瓶颈,这需要加强个人修养、拓展视野。所以,我每天看书、绘画、写字。女性在砚雕上也有优点,那就是她们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并不缺乏创新和创造力。”潘小萌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带动和培养更多女性参与砚雕事业,为歙砚繁荣添彩。

吴正辉:让徽州砖雕步步高

在非遗大展砖雕现场,一位中年男子耐心地向每位前来参观的嘉宾进行讲解。栩栩如生的砖雕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这些精美作品均来自他手中的刻刀。他叫吴正辉,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砖雕传承人,国家一级(高级)雕刻师,歙县正辉砖雕艺术研究所所长。

吴正辉自幼对砖雕有着浓厚兴趣,常对着一块块砖头尝试画一些图案,继而使用砖雕工具开始创作,一件件略带稚嫩的作品渐渐成型。“那时候学习砖雕很吃苦,有的时候作品不完成就不松手。”吴正辉说,带着兴趣和吃苦的精神,他逐渐走上砖雕艺术路。

艺海路无涯,处处流汗水。1987年,吴正辉从学校毕业后,先后在砚雕大师方钦树开办的徽城文化服务部及行知工艺厂从事砚雕工作,时常也接一些砖雕的活儿。1989年,吴正辉参与上海大观园的巨幅砖雕制作后,就更加钟情砖雕这门技艺。后来,他回家开办徽派砖雕作坊,沉下心来琢磨徽州砖雕技艺。

徽州砖雕源自汉代的画像砖,始于宋,盛于明清至民国初年,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下转第5版)(上接第2版)

吴正辉:让徽州砖雕步步高

吴正辉将这种雕刻技艺掌握得炉火纯青,先后获国家级金奖数十次。为更好传扬徽州砖雕技艺,吴正辉成立黄山市正辉徽州砖雕艺术研究中心,传承古代技法,并收徒传艺,该中心被黄山市文化委授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2014年8月,经吴正辉多方研究,九层砖雕技艺获重大突破,这一濒临失传的砖雕绝学终于得到传承和发扬。吴正辉在省市多家媒体见证下,成功进行九层砖雕创作,荣获黄山市亮剑行动特色项目,被黄山市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2015年11月,由吴正辉制作的大型砖雕壁画《大明豫章繁盛图》在江西南昌滕王阁安装峻工,即将向游客开放。这块大型砖雕壁画全长28米,宽1.7米,全景展现了明时南昌的市井风貌,充分展示了雕刻家的非凡技艺。吴正辉说:“滕王阁管理处等相关部门正筹备将此壁画申报吉尼斯纪录,如果成功,这也将成为徽州砖雕技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振飞:寻找徽州家具丢失的艺术

在本届中国非遗大展上,徽州家具首次亮相,立即得到众多嘉宾青睐。徽州家具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振飞站在由他精选大红酸枝制作的书房家具旁,看着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拍照、咨询,面带微笑。“此套作品设计合理,做工精良,比例优美,充分体现徽州家具的榫卯技艺特点。”吴振飞告诉记者,徽州家具在展会期间也得到众多领导一致好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吴振飞介绍,徽州家具起源于明中叶,徽州商人利用家乡独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徽州的“细木作”工匠带到江南一带,大量制作硬木家具,并进行线条刻画,到清代乾隆年间更是将徽州雕刻技艺发挥到极致,无处不雕,展现出徽州家具的精美绝伦。改革开放后,徽州古典家具逐渐兴起,但由于工匠少、规模小、缺少理论指导和制作规范等原因,发展缓慢。

吴振飞自16岁起一直从事传统木工技艺,40余年间授徒20余人,为传承徽州古家具文化贡献着力量。2008年,吴振飞创办黄山市徽州区徽明坊古典家具艺术馆,正式开始对中国的明清古典家具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徽派传统家具中被丢失的精湛工艺,从木材的定性处理、材料的纹理走向、榫卯的精密结构、家具的器型把握到藏品的神情韵味,从文化到构思、从构思到设计、从设计到实践、从实践到现实,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用吴振飞的话来说,他的理念不是在做家具,而是在追寻被世人丢失的文化艺术,从而再次将精湛的徽派古典家具文化展现给世人。

新闻推荐

挖掘机闯进高速公路司机受教育幡然醒悟

□ 记者 姚大盛/文  崔建军/摄晨刊讯 12月14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男子程某为图方便,竟开着被禁止驶入的挖掘机,悄悄进入徽杭高速公路三阳段,所幸被黄山交警高速...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追寻徽州技艺背后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