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尔文夕 记者 凌良
一、痴迷徽雕近五十年
吴林水,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砖雕传承人,1957年出生于歙县北岸大阜,自小就对艺术有着痴迷之情。
歙县,曾是古代徽州首县,长期以来是徽州政治、经济更是文化的核心区域。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像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派盆景等艺术在国内赫赫有名,特别是徽州三雕更是名闻遐迩。孩提时的吴林水每天都会穿梭于徽派民居间,日复一日地感受着徽州建筑独特魅力,领略着徽州“三雕”技艺的卓尔不群,体会着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吴林水不知不觉地喜爱上了徽州的技艺。为此,他几乎跑遍了歙县南乡的每一处古村落,村落中精美的徽雕作品前无一不留下过他驻足观赏的身影。
小学时,吴林水时不时动手模仿雕刻。一次忍不住在课桌里“偷偷”编织竹篮被老师发现,没收了他的“作品”。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却对他的“作品”给予了肯定,这让他异常兴奋。
高中毕业后,吴林水正式踏入雕刻行业,对木雕、竹雕、砖雕无不涉猎,雕刻的笔筒、窗栏板等无不精细自然,造型优美,其精工巧琢、妙笔神刀展现了木雕艺术的无限魅力。据说他仿古的一件竹雕作品在1992年的时候被上海的一位收藏家以20多万元的价格拍卖出去,该作品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誉。
二、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
多年来,吴林水的三雕作品获奖无数,竹雕笔筒《喜传火炬迎奥运》荣获安徽省工艺美术最高奖金奖,木雕花瓶《百子迎国庆》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2000年后,吴林水开始专攻徽州砖雕技艺,良好的木雕、竹雕功底为他的“转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砖雕作品《寿星》获安徽省工艺美术银奖,《琴棋书画》获“第三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银奖……吴林水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省级徽州三雕(砖雕)的非遗传承人,他的砖雕《全家福》于2011年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2010年吴林水雕刻的砖雕《宝塔》是徽州砖雕界划时代的作品,这幅高2米多的砖雕作品凝聚了这位砖雕大师2年多的心血。这幅作品突破了砖雕自古的门罩、门楼等表现形式,内容上融合了“四季平安”、“三国故事”、“文王仿贤”、“琴棋书画”等多种题材,作品构思巧妙、刀法圆润、造型生动、人物形象逼真,这幅“前无古人”的作品无不让人们叹服吴大师技艺的巧夺天工和思想的大胆创意。
三、徽雕艺术代代相传
为了发扬光大徽州砖雕这一传统艺术,吴林水招收了很多弟子,各行各业的都有,只要你想学,他就会教。弟子吴梓祥、方德鹏等人早已出师,也成为了砖雕市级非遗传承人。多少年来,吴林水一直都把徒弟们当做自己的亲人,工作上对他们要求严厉,生活中,真诚给予他们帮助。现在的四位徒弟与他同吃同住,师徒之间无话不谈,已宛如一家人。
吴林水常常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古训勉励自己的徒弟们,希望他们在成就上超过自己。只有这样,徽州的雕刻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我坚信他们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凡。吴林水说,政府授予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是荣誉更是责任,我要把徽州砖雕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如果不能尽职尽责,没有履行传承的责任,会有愧于“传承人”这个称号!
吴林水近期又创作了2米多高的《三国楼》,又是一件突破创新的作品。这位孜孜不倦的徽州砖雕旗帜性人物多少年来将梦想、青春、激情和才华都奉献给了徽雕事业。
他,是徽州砖雕界的骄傲!
新闻推荐
□ 方月志晨刊讯 “教师表演的诵读《黄河颂》真是大气,展现出学校教师群体的朝气蓬勃;五年级学生合唱的校歌《我们都是新安花》更是唱出了全体学生的心声,这台文艺汇演确实不错...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