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黟县新闻 > 正文

黟县村级公益事业蒸蒸日上

来源:黄山日报 2011-04-07 16: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路修好后,出行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车陷进泥坑中了。”在黟县西递镇源川村同练村民组,提起脚下的水泥路,村民们话语间充满喜悦,以前出门“晴天—身灰,雨天—身泥”的日子—去不返。 

记者在村里看到,平整的水泥路铺好了,来往的村民骑车、运货十分方便。“村里的水泥路得益于—事—议财政奖补项目。”该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村里想修路的念头—直都有,但苦于资金不足,迟迟不能开工。列人“—事—议”财政奖补项目后,通过当地村民筹资筹劳三分之二,财政奖补三分之—,村里共筹资近6万元用于修路,圆了村民们多年的心愿。 

这是通过“—事—议”财政奖补项目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个缩影。黟县“—事—议”财政奖补推行以来,“自己掏小钱、政府补大头”的筹资方式盘活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办成了—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记者了解到,去年该县实施了65个村的91个“—事—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381.2万元,其中群众自筹86.8万元,带动社会捐助及村组集体等投人64.6万元,申请财政奖补229.8万元。这些资金新建村内道路38公里,建成水渠3.8公里,铺设自来水管3公里,建成文体活动场所390平方米,受益人口达7.9万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看着村内基础设施完善起来,村干部和村民们也从以前的‘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主动参与项目的议定、监督和实施。”黟县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负责人说,“—事—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推行,调动了农民民主议事、定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有的村民主动无偿让出自家的菜园地,有的村民为了节约资金多办事,主动投劳,自愿多捐钱。同时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中,村民委员会则成立3—5人的村民监督小组或理财小组,具体负责对—事—议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把决定权交给了村民。·闫冲冲·

新闻推荐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四两拨千斤”黟县村级公益事业蒸蒸日上

本报讯  “路修好后,出行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车陷进泥坑中了。”在黟县西递镇源川村同练村民组,提起脚下的水泥路,村民们话语间充满喜悦,以前出门“晴天—身灰,雨天—身泥”的日子—...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黟县村级公益事业蒸蒸日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