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现在4米多宽的水泥路,拖拉机、运输车畅通无阻,这是渔亭镇下阜村排岭组宋金善老书记所没有想到的。他说:“走在由自己监督施工的水泥路上,心里就是舒坦,县里实施的财政奖补村里公益事业的政策好啊,解决了我们组150多人的出行难题。”赞誉之情喜于言表。渔亭镇下阜村排岭组道路拓宽工程是该村重点实施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项目总投资6.52万元,财政奖补资金4.8万元。目前,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
黟县把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试点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力求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据统计,3年来,全县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财政奖补项目267个,发放财政奖补资金735.8万元。一大批群众期盼已久的路、桥、塘、坝等基础设施得到修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观,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效应和放大效应已经显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驶上了快车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村民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参与、监督和管理作用。各乡镇在申报项目之前,都要进行广泛的走访调研,摸清村民需求,积极做好选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该县渔亭镇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根据群众意愿,把村级公益事业项目集中在道路拓宽和桥梁修建上,在已上报的8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涉及道路和桥梁修建工程,累计申请财政奖补资金26.4万元。
同时,该县采取“县统管、镇组织、村实施、民参与”的管理模式推进项目落实,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邀请党员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组织参加,项目受益群众代表自始至终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3年来,全县新建和改建村内道路103公里,桥梁4座,修建河道护岸、塘坝、田间沟渠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84公里,新建安全饮用水工程1个,建设文化体育设施项目7个,建成文体活动场所3306平方米,全县95%以上的村都有项目,受益人口达到7.9万,群众参与面达到90%以上,项目所到之处,群众无不交口称赞。
此外,为了保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长期发挥作用,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用,该县出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护办法》,对2009年以来实施的267个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保障管护资金,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每年对项目工程管护和管护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评比,依据结果进行奖优罚劣。
·汪伦炯·
新闻推荐
11月2日,在黟县五东殿新区农民工创业园内,黄山汇港电子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继电器。近年来,黟县加大扶优扶强、项目建设和要素保障力度,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并重点做好规模企业生产、效益、用工、融...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