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黟县渔亭镇汪村34岁的村民徐金标,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全身青紫,稍微活动即胸闷、气急。今年上半年在合肥高新医院做了全心腔连接封堵手术,告别了30多年全身青紫的状况。“我住院花了20万元,新农合给报了10万元,县民政局大病救助5000元,镇里捐款11000元,如果靠爸妈卖稻子和茶叶来为我治病,还不知道我能否坚持到那一天。”笔者跟随县新农合中心工作人员随访时,徐金标激动得泪花涟涟,他说新农合政策给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实惠,还有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的希望。
该县通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新农合基金运行管理、开展新农合即时结报、启动新农合联网信息化建设等多项举措,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利益。特别是组织县内各医学专家对大额手术参合对象进行不定期回访,了解和指导术后恢复,受到了受访对象的普遍欢迎。
该县本着便民利民原则,合理规划和设定定点医疗机构,在省级、市级、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即时结报,参合农民在出院时凭就诊卡、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就可以直接得到补偿。并将开展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管理范畴,确保农民就近就医,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的就医和补偿。家住渔亭镇考川村的何晓月因患胃肠炎在镇卫生院门诊吊水,只花费了3.1元,付钱时还连连问医生是不是算错了。
该县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权限,实行住院和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均由县卫生局审批、县乡(镇)共管,以县为主的两级管理模式。并坚持阳光作业,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公示收费价格和补偿标准;补偿结算清单由参合人员签名;县、乡(镇)、行政村、医疗机构公示补偿情况;县新农合中心每季度与县财政局、县卫生局通报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确保补偿政策、过程、使用和管理各个环节公开透明。此外,该县还不断加强新农合管理能力建设,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信息管理平台,开通了省新农合办、县合管中心、定点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四级联网的网络管理系统。
据统计,今年全县应参合农民75541人,实际参合农民74689人,参合率98.87%,前三个季度补偿资金总支出1016.66万元。
·田海英余长寿·
新闻推荐
重心下移抓综治源头治理促和谐洪星乡创新工作机制破解综治老难题
黟县洪星乡围绕建设平安和谐洪星工作目标,下移综治中心职能窗口,深入各村组、重点企业召开治安矛盾纠纷巡回排查分析会,变以往群众上门反映问题为主动上门排查解决问题,成功排查化解了数起矛盾...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