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秋萍
题记:《卧虎藏龙》之于中国电影的最大贡献在于让华语电影第一次捧起了奥斯卡的小金人,圆了国人多少年的奥斯卡梦。而它之于黄山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木坑竹海那一片飘逸竹林,而在那片竹林上唯美轻盈犹如舞蹈般的中国功夫更是令人醉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黟县人,第一次知道木坑竹海竟也是源于《卧虎藏龙》,不去走一走看一看似乎对不起自己土著的称号呢。
木坑以竹海而著名,地处桃源山村东大门,距离黟县县城北面15公里,距宏村4公里,位于塔川东南1.5公里,为黄山入黟第一寨。在宏村前往黄山风景区的公路边,极易好寻。木坑竹海又称“滴翠谷”,整个山谷纵深约6公里,四面环竹,郁郁葱葱,形如金斗,聚财不漏,风水甚佳。
去木坑竹海时恰逢一个冬日的上午,与大学同学结伴同行。这是一个常见的皖南寻常冬日,有暖暖的阳光照着,空气里有好闻的乡土气息。许是在大城市里居住多时,这样久违的乡土气息让人心里特别踏实,伸展胳膊,肆意伸个懒腰,闻一口空气中的泥土香味。景不醉人人自醉。
此时漫山的竹林依旧郁郁葱葱,丝毫不受凛冽冬季的影响,青翠的竹叶努力朝上生长,发出勃勃生机。因为是冬季,游玩的客人并不多,静谧的竹林里,似乎只能听见我们自己的脚步声。安静,祥和,令人心旷神怡,有一种误入桃源身处的感觉。
一进木坑大门,便仿佛进入了一片竹子的海洋,前后左右似乎都被竹子包围了。最前方是一条木头制成的长廊,掩映在一片青翠的竹林之间。我们在长廊里合影,有阳光透过长廊照进来,打在脸上,温暖而惬意。走过长廊,眼前有一条并不显眼的山间小道,沿着小道,我们走入了竹林深处。
山道两边全是竹子,风一吹,沙沙作响,宛如唱着一首快乐的歌。偶有竹子所制的小桥,横跨山沟,手旁的栏杆也是一根长竹,脚下的一级级台阶亦是竹子制成,制造出各种妙趣横生的惊喜。在竹林小道中穿行,两旁是各式各样的竹子,拐个弯,便换一处风景。再拐个弯,也会遇到一排竹凳,给山间的行人歇息。路在林中,林又在路上。二者和谐而统一。路不破坏林的美感,林让脚下的路亦更加生动。
行得不远,还会遇到拐角处的凉亭,安静地伫立在山中,等着你的到来。凉亭下或有三两风铃,在山风的吹动下晃晃悠悠,发出好听的丁零声。无意中遇到路边的跷跷板,是此行最大的惊喜。我们如同孩童一般,坐在跷跷板上此起彼伏地荡起来,犹如荡回了自己纯真的童年。
就这样,边行边看,边看边行。攀到竹林高处,往下俯视来时的逶迤山道,只见青翠中留下一抹淡淡的路的痕迹。身后,又出现一片新的密集的竹林。四面八方一片青翠,让人的眼睛似乎也变得明亮起来。而这里,正是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竹林打斗地的主拍摄地。眼前那些看似平常的竹子,在李安的镜头下唯美轻盈,犹如竹林仙子一般充满灵气。
当地人告诉我们,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在竹林里还可见到类似于云海般的景致。雨后观景,翠竹深处,宛若白云人家;晴观日出,有如云海,更似翠浪波涛;谷中赏月,无边夜空,仿佛天上人间。
行到大半的行程,在不远方,升起了袅袅炊烟,竹林深处露出一角的白墙黛瓦告诉我们,这里还有居住的农家。他们在山林深处,靠山吃山,靠林吃竹,他们与山,与竹,成为了最亲密无间的朋友。
一段逐渐下坡的路,眼前便露出了竹林深处的三五人家。家家门口,都有竹筒里流出来的潺潺细水,从不远处的山道上接引而来,源源不绝。这里有着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却也有着最令我们羡慕的闲适生活。
绕过村庄,转眼又回到了初入竹海时遇到的长廊,我们在这竹林间兜兜转转一个圈,又回到了起点。但是所见所感所思,却让我们的心收获着满满的风景和感动。
新闻推荐
□ 舒勤芬晨刊讯 今年来,黟县碧阳镇着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大力培育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该镇各村发展党员变“坐等上门”为“引人入门”,主动...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