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玲琳
晨刊讯 近年来,黄山市农机部门强力提升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机化总动力达80.6万千瓦,拖拉机18893台,其中大中型357台、联合收割机326台。全市水稻机耕率达95.5%,机收率达78%;油菜机开沟直播率超70%,机收率超20%。去年,全市机械秸秆还田率达52.7%,秸秆还田面积突破35万亩。市农机局局长毕灶明表示,到2020年,黄山市在粮油、茶叶等方面将基本实现机械化。
眼下正是油菜收割和水稻栽插时节,记者5月23日在黟县碧阳镇看见,当地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稻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整齐划一的秧苗便呈现在大家面前。该公司董事长徐海波介绍,今年他们流转了4000亩水田,按照原来一家一户的做法,每人每天插秧一亩,4000亩地需要4000人。但在机械化耕种下,他们今年从油菜收割、耕田到插秧只需32人。随后,记者在该县柯村镇胡门村岭脚组的胡门家庭农场看见,农场在机耕、播种、收割和烘干等生产环节中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特别是秸秆还田机改变了以往焚烧还田的方式,既保持了土壤肥力,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恶劣气候条件对农事生产的限制,减弱了农户粮食生产风险。胡门家庭农场老板曹加其说,他们还准备引进设备,继续提高机械化程度。
据了解,今年全市农机部门将紧紧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瞄准水稻、油菜两大作物秸秆重点,充分利用农机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机械节本增效、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领作用,积极争取秸秆综合、新安江保护、农业综合开发等奖补资金配套,进一步激发农民购买秸秆配套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推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烘干设备、精量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械,提高全市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新闻推荐
近日,黟县宏村学校举行“红领巾心系中国梦”文艺汇演,汇演艺术形式多样,有舞蹈、乐器独奏、歌曲独唱等,尽情展示学生风采,赢得阵阵掌声。朱光明/摄...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