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 欣
去年初冬,我在黟县古玩城淘到一张《黟县各界抗战建国三周年纪念特刊》,细细品读,感慨万千!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反观75年前家乡各界纪念抗战三周年之情景,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张《特刊》为刻钢板印刷,尺寸宽53.5厘米,高32厘米,计四版。第一版刊头有吴德寿所题《黟县各界抗战建国三周年纪念特刊,德寿》17字,下署款:“黟县各界抗战建国三周年纪念筹备会主编”。共收有6篇纪念文章,分别为:邓亮《抗战中政工人员应有之认识》,吴德寿《纪念“抗建”三周年要努力完成“抗建”工作》,陈克曜《抗战三年来我的工作和感想》,胡考《“抗建”三周年纪念感言》,江继五《精神动员与抗战建国》,程继祖《青年与抗建》。文章虽不多,刻字印刷也不精,但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人们对抗战的认识与态度,了解一些真实可信的情况。如:“卢沟挢的炮声,掀起了伟大的民族战争以来,到现在已足足三周年了。在这三周年当中,我们的军事方面,政治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都暴露了不少的弱点和缺陷,然而我们却也得到很多惨痛的教训,与深刻的认识。虽然我们的城市,是被敌疯狂地轰炸,人民被寇残酷地屠杀,财产被敌寇无厌地洗劫,我们的点线已先后被敌寇所占据;然而我们抗战的展开,抗战的情绪,愈益高涨;我们人力物力的运用,愈益加强;我们士兵的作战,愈益奋发。”“自卢沟桥掀起了抗战的序幕,时光荏苒,于今已是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抗战当中,我们是历尽了艰难和困苦,然而一向疲弱的中华民族,和被人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民众,在这艰难困苦中,磨练而成长起来,不但民气蓬勃,民族意识高涨,而且完成了中华民国未有的精诚团结。无论现实环境如何,这环境造就我们的民族正气与精神,是值得宝责的,是足以把握我们的抗战胜利和建国成功的。”“黟县抗建三周年纪念筹备会,为出版纪念特刊征文于我,我想,关于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这一类的理论文字著述亦已很多,再没有补充的必要。如果抗战斗士,于相当时,每人都来一个自述,把他奋斗的经历和所得的经验,很忠实地叙写出来,作个人的检讨,给同志们参考,岂不是一桩很有意义的事体!较之胡适之的《四十自述》,和梁漱溟先生的《怎样成功现在的我》一文,岂不同样的有意义吗?因此,我就把三年来个人的工作写在下面,以抛砖而引玉……”等等。这些文字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全民抗战的情景,其精神可嘉,行动可钦,也正是全民的觉悟与参与,才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事实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侵略者无论多么猖狂,最后都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
75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是一个任人欺凌的弱国,已经越来越强大了!历史不会重现,但“温故而知新”,记往历史,才可更好地走向未来!谨以此文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新闻推荐
10月21日,黟县塔川景区,游客在红叶下拍照留念。据了解,相比去年,今秋的晴好天气较多,昼夜温差大,因此塔川的红叶红得早、也红得好。据了解,2015中国黟县国际乡村摄影大展将于11月1日—5日举行。记...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