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十三五GDP财政收入示意图
各区县财政及GDP增长示意图(注:GDP单位:亿元;)二、未来五年考
□ 格斯特
A速度和质量
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发展动力、发展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三区四县给出了自己的路径选择。
一方面,相对于“十二五”的高速发展,发展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速。虽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幅度和“十二五”基本持平,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基本上只有原来的一半。
代农业,围绕“二茶一花一鱼”主导产业,以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为方向,以创建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响品牌、做活机制,基本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经认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占总量的50%以上。全面推进旅文特色化,着力实施“旅游+”战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新格局。歙县力争到“十三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0:40。工业方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打造汽车电子、新型材料、生物科技、绿色食品等4大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达50%左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以上;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引导优质资源向民营企业集中,力争到2020年,民营经济总量占GDP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B动力
发展动力方面,在继续重视投资拉动的前提下,黄山市各区县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
现代服务业是结构调整的一个着力点。屯溪区规划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全面实现“做优三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徽州区则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达到6:54:40。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大力实施“旅游+”,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区战略性支柱产业。黄山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黟县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5%以上。祁门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亿元,要大力发展以文旅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休宁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以上,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歙县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80亿元。
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成为各区县的重要选择。黟县提出,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41∶50。第三产业占据半壁江山,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一批由专业化企业集团主导经营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精致高效农业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7亿元,年均增长8%。祁门预算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0: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步入产业发展中高速、产业结构中高端,持续性与成长性并行的发展新常态。
休宁力争到2020年省级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实现昌辉股份、黄山睿基主板上市,松萝、新安源、奥特斯、白岳4户企业新三板上市。着力培育现
C发展方式:注重群众的获得感
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选择,发展质量的提升以及群众的获得感。黟县提出过夜游客占旅游接待量26%以上,游客人均消费达1200元以上,旅游行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2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徽州区提出“工业强区、三产活区、城乡一体、文化兴徽”战略,居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分别达41078元、18109元,黄山区全力强化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计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歙县提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3.5万元和2万元,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出列。祁门提出到2020年,工业对财政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祁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12.5%以上,税收收入比重达7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美元,冲刺1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屯溪区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805元、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440元、年均增长9%。
D绿色发展成为各区县共同的价值选择。
黟县强调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达到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森林覆盖率达85%,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
徽州区提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土地、水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社会环境绿色发展意识显著增强。
黄山区提出要坚定不移举全区之力保护发展太平湖,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示范区和5A景区,努力把太平湖打造成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观光休闲度假中心。努力放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品牌效应,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环保、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园;策应大黄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构建“四门洞开”格局。祁门提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森林覆盖率、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8.64%以上,城乡环境得到全面改善,让祁门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
(数据来源:各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新闻推荐
□ 杨 晨晨刊讯 “桃枝姨,最近强降雨天气频发,请您和家人一定要支持政府和村委安排,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区。”日前,黟县美溪乡联村干部“驻村夜访”时,了解到该乡黄姑村新庄组...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