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黟县新闻 > 正文

一个千亩粮油种植大户的追求

来源:黄山日报 2018-07-07 07:36   https://www.yybnet.net/

秧苗刚插过不久,魏良富成天骑着电动车来到田间查看秧苗长势,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尤其对自己的“稻鱼共生”生态农业基地更是费尽心思,一有时间就去管护。魏良富是黄山区三口镇巷联村人,他做过豆腐,做过小生意,更多的时光是种田。但很长一段时间也只是耕种自己的一点家庭承包田。到将近50岁的时候承包别人的田地搞起规模化种植,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千亩粮油种植户。

创业的艰难魏良富体会很深。他2012年租赁了40多亩田种植水稻,家里人很不理解。说种田特别辛苦,又赚不到多少钱,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可能还要亏本,何必呢?魏良富不这么想。他说:“国家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我是个农民,要抓住大好机遇多种田。”他买来收割、插秧等机械,一个人干起来。头两年他真忙,几十亩田几乎他一个人在搞,一天从早忙到晚。2013年干旱,有次他在田边连续看了三天三夜的水,其中辛苦无法言说。天道酬勤,当年粮食获得丰收。2013年、2014年他又连续扩大种植面积,并注册了良富家庭农场。

魏良富是个勇于进取的人,他说,现在用老办法种田不行了,要运用新科技。他经常跑镇农技站、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咨询学习农业新科技。2015年以后,他还和安农大、省农科院建立了联系,经常请教农业专家。2016年在安徽农业大学专家技术指导下,他尝试“稻鱼共生”项目,在田间四周挖一个1-2米宽的深沟用来养鱼,春季插秧半个月余,秧苗根固,将鱼苗放入田中,一同生长。鱼苗起到耘田的作用,田鱼吃食落下的稻花和田间杂草,田鱼游动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翻动泥土增加水中氧气含量,而田间装的绿色防控设备打落下来的虫子又为田鱼提供食物。他当年共租赁了50亩地,养殖了5000多尾鱼,收成稻谷十几万斤。去年“稻鱼共生”项目面积达到100亩,亩收入1800元左右,大大高于一般水稻种植效益。近几年他还实施优质油菜种植项目,种出来的油菜质量好,很受消费者欢迎。魏良富田间生产技术也与时俱进了,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样样俱全,生产都是机械化了,效率也大大提高。

魏良富的坚持逐渐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妻子帮他种田了,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回来帮助父亲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的志向更大了。今年初,他在本区焦村镇郭村流转了700亩田地,目前总规模达到1300多亩,成为黄山区本地第一粮食生产大户。与此同时,今年他还和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成为该公司的联合体,实行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种植技术质量管理、统一回购销售等,向农业现代化生产迈进了一大步。

魏良富通过艰苦奋斗逐渐富裕了。但他不忘回报社会。他流转了不少贫困户的田地,吸收贫困户用工,增加贫困户收入,近些年他还每年捐大米给镇敬老院。他说:“我作为一个粮食种植大户,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群众,为脱贫攻坚出份力是应该的。”最近,魏良富被评为黄山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胡晓发·

新闻推荐

屏峰山:第一个黟县县委诞生地

中共黟县县委诞生地纪念馆□记者汪悦樊成柱文/摄黟县金家岭村位于屏峰山,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1932年12...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暑期防溺水早落实2018-06-29 11:11
评论:(一个千亩粮油种植大户的追求)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