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嘉峪关市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新城镇野麻湾村,村上实现总产值338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809元;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科普示范基地,全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嘉峪关市“双联”示范村。
“雁阵高飞头雁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这位被大家称之为“领头雁” “孺子牛”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成彪。杨成彪,男,汉族,196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嘉峪关人。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担任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村村委会主任,2011年6月至今任野麻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成彪先后被评为嘉峪关市优秀共产党员,嘉峪关市优秀党支部书记及嘉峪关市“双联”行动先进个人,2014年获得嘉峪关市劳动模范和嘉峪关市第二批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
一心为民,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富劳模
上任之初,村集体积累薄弱,群众收入低,人心涣散,这些情况杨成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1年,杨成彪发动村民在闲置戈壁滩上新建了24座日光温室大棚种植野麻湾西甜瓜和其他经济作物。当年每座日光温室纯收益就达到2万多元,这让全村的村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坚定了跟着杨成彪书记一起发展的决心。野麻湾西甜瓜品质独特,为防止不法商贩冒充品牌,他着手为“野麻湾西甜瓜”注册了商标,有力地保护了全村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野麻湾农业发展园区已建成日光温室100座,其中,高科技光伏日光温室3座,旅游观光育苗温室1座,平均每座日光温室每年可实现纯收益2.5万元。
勇于探索,做服务农村社会发展的创新劳模
2013年,为方便本村及周边村组居民生活,杨成彪大胆设想,提出依托野麻湾农业发展园区建设高标准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于2013年6月动工建设,于2013年12月竣工。服务中心设有惠民服务大厅、农业产业培训基地、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馆和电影室等设施。“自社区服务中心建好后,村里的老年人经常到这里来画画、练书法、下棋、聊天,孩子们也经常到这里来看书、打球,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已不再是梦。”杨成彪如是说。
不断实践,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建劳模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有了过硬的班子,才能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为了把野麻湾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成一届强班子、好班子,杨成彪带头为全村党员上党课,积极宣讲农村经济发展政策。2013年下半年,杨成彪积极响应新城镇党委的号召,带领野麻湾党支部参与到野麻湾联合党支部的创建中来。12月,野麻湾联合党支部建成。联合党支部将地理位置相邻近的横沟村、野麻湾村、长城村三个村整合在一起,最终实现区域范围内农产品资源优势的互补、农业发展互助、农村经济互促的大好局面。
与时俱进,做促进农村和谐繁荣的风尚劳模
在初步实现全村经济转型发展、农民逐步增收的基础上,杨成彪又开始谋划如何让大家生活得更好,更有幸福感,他和村“两委”班子把促进平安和谐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村里先后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会、治安巡逻队。在杨成彪的带领下,现在野麻湾村安定和谐,邻里和睦。村民们高兴地编起了顺口溜:“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里刨金只见土;今日日光温室种西瓜,扬眉吐气谱新篇。”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野麻湾村能有今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杨成彪这只“领头雁”的带领和他“孺子牛”般的孜孜追求和默默奉献。(记者赵明霞)
新闻推荐
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访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于斐 杨亮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的是发展的机会和成果如何实现全民共享的问题。就如何通过共享发展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记者采访了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于斐。于...
嘉峪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峪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