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后的晾衣架。
图为李宗莲在新房子里浇花。
本报记者 李多进 摄
本报记者 李多进
棚户区改造让广大棚户区居民实现了“以危换安、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新居梦”,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城市面貌。2018年新春,棚户区回迁居民迎来了第一个搬迁新居后的春节。
2月5日清晨,新建成的福民小区和惠民小区在晨光的沐浴下显得格外温馨、美丽,来来回回的居民让整个小区充满蓬勃的生机,居民楼单元门口贴着的红对联预示着红红火火的生活……
“喜居新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福民小区5号楼1单元101的大门口,一副红对联格外耀眼。敲开家门,女主人李宗莲正在收拾屋子,准备过年。她告诉记者,自从搬进了新房,感觉日子也热火了,就像跌进了“天堂”。
1994年,李宗莲夫妇从古浪搬迁到嘉峪关,在福民街区一住就是23年。回忆起当年的居住条件,李宗莲说,棚户区周围全是沙滩,一到下雨,泥泞不堪,到了冬天,家里感觉像冻透了,窗户上结满了一层厚厚的冰。如今,通过棚户区改造,老两口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随着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周边的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马路宽敞平坦,再也不怕下雨天了。
今年,李宗莲在新房子过了第一个新春佳节。她说:“现在真的很幸福,一到过年,家里大大小小11口人,非常热闹。”李宗莲在自己的新房子里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这是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改变。
家住福民小区25号楼2单元302的张克增老人说,自己在镜铁山矿辛苦了一辈子,就盼望着能住上个像样的房子,棚户区改造帮助自己实现了梦想。从此告别了基础设施不完善、房屋低矮破旧的棚户区。
推开福民小区23号楼2单元501的房门,一股浓浓的年味迎面扑来,窗户玻璃上的窗花格外喜庆,红色的中国结更加鲜艳,茶几上摆满了香甜的糖果……今年67岁的方祖宽老人通过棚改住上了新楼房,这让他的心情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说,过去那个房子,住着很压抑,生活也比较艰辛,一到晚上甚至都不敢出门。现在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住得宽敞,心里也很舒服,满足了我们老一辈人的心愿。(转三版)
新闻推荐
市委外宣办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情况
本报讯(记者杨亮)2月13日,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嘉峪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情况向与会的媒体和记者进行介绍。发布会上,市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嘉峪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峪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