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欢青
□本报记者 钱欢青
著名作家刘心武上个月底在大陆、港、台同时推出《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曾引起广泛争议。有人觉得刘心武的文风很像曹雪芹,有人认为刘心武诗词功底不够,而且语言相对简陋,续写红楼纯粹狗尾续貂。而记者日前从济南市新华书店获悉,在半个多月时间内,《刘心武续红楼梦》就已卖出361本,争议挡不住该书的畅销势头。
“争议”无形中提高了知名度
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红楼时,刘心武就通过详细的考察,探佚出曹雪芹尚未写完的《红楼梦》的结局,此次推出的《刘心武续红楼梦》,延续了他的这一思路,通过对前八十回的文本细读以及探佚研究,力图恢复曹雪芹后二十八回原笔原意。
新书推出之际,该书责编认为刘本一扫传统通行本八十回后的粘滞呆板之风,扣人心弦,合情合理,非常吸引读者。但是更多人则对刘心武续写红楼梦进行了抨击,认为刘心武此举就像“给维纳斯接断臂”,注定不能成功。还有人认为刘心武续书中诗词功底太差,和原著文字无法匹配。
济南某出版社一位资深编辑告诉记者,在传媒时代,热闹的争议恰恰扩大了图书的知名度,“争议”成了图书销售的助推器,“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刘心武续写红楼梦不是很随便的举动,其中倾注了作者多年的研究,不是纯娱乐化的写作。虽然也有不少网友给书挑刺,但是刘心武的书写态度和续书呈现出来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靠谱的。”
让“红学”从庙堂走向大众
济南市新华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刘心武续红楼梦》的畅销不同,一些《红楼梦》学术研究专著的销量则相当小,“《红楼梦》研究专著的购买者一般都是中文系的学生或者老师,而《刘心武续红楼梦》购买者的范围则相当广,包括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所有人。”
业内人士表示,“红学”研究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不应该被“红学”研究的一些权威垄断。久居“庙堂”之上的“红学”研究,也应该有“大众化”的通俗解读,让“红学”热起来。因此,虽然《刘心武续红楼梦》引起了很多的争议,但是其对推动“红学”从庙堂走向大众的作用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新闻推荐
作者:孙镇镇时报3月31日讯 (记者孙镇镇 通讯员丁颖)今天,历城区残疾人王女士参加了济南市暨历城区残疾人辅助器具进万家培训班开班仪式。王女士是济南市辅助器具进万家活动的受益者,她将以康复协...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