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勤德,莱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率先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主持设计了适合市医院的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路径,并成为省级临床路径试点单位。临床工作中对脑血管病、癫痫、颅内感染、脱髓鞘、遗传变性疾病、头痛、头晕、失眠及周围神经病有较深的研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项,1项被推广应用。
罕见怪病让他给治好了
本报记者 吴骞
患者叫李玲(化名),今年才21岁。“我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感觉这个姑娘很正常,不像是个患者。”亓勤德回忆当时的情景。姑娘坐下后简单描述了自己的病史,原来她只要坐下后再次起来便短暂地丧失行走功能,得过上十几秒后才会走路。亓勤德纳闷了,从来没有碰见过这样的病例,他反复让李玲坐下再站起来走路,没有一次立即成功。
“当时我怀疑是钙磷代谢问题,建议她去做了个电解质检查。”亓勤德只能凭借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来一一排除,检查结果显示钙磷代谢正常,是其他方面的原因。“21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这种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农村,说不定连婆家也找不到。一定得找出原因,不能耽搁了这个姑娘的一辈子。”亓勤德告诉记者。
他又开始反复询问李玲的发病史和治疗史,试图从中听出些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李玲说到自己在家把这病当癫痫来治,长期服用药物卡马西平时,亓勤德打断了李玲的讲述。他问李玲:“你一天吃多少?”“有时候一天就吃一片,很多时候都吃两片。”李玲回答。问题就出在这了!亓勤德脑子里一下子闪现出一个名词:运动诱发的手足徐动症,说白了就是运动障碍病。这是由于长期服药引起的副作用,发病机理到现在尚不明确。亓勤德也是以前在书上看过,在实际诊断中碰到这样的病例还是头一回。找对了路子,治疗起来就好办了。亓勤德让李玲减少服药量,每天只吃半片卡马西平,李玲很快就痊愈了,罕见的怪病就这样让他给治好了。
无独有偶,过了不到两周时间,门诊上来了个10来岁的小孩,休息后再次活动时手歪斜,腿不能动,这种状态持续接近10秒才恢复正常。亓勤德当即就诊断他患了运动诱发的手足徐动症,并把他带到病房让年轻医生都看了看,记住这种怪病的临床表现,方便以后的诊断和治疗。“吃卡马西平,每天半片,保证不出十天就好。”一周后亓勤德打电话回访,小孩已经恢复了正常。“这么少见的病例我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碰见了两例,实属罕见。”亓勤德说。“亓主任能迅速确诊,没让怪病变得更怪,对症下药,用简单的治疗解决了大问题,这才真是不易。”神经内科的年轻医生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谢谢亓主任,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王明(化名)口述 记者 吴骞 整理
我父亲从53岁那年开始说话不清楚,反应也变得迟钝,我带他去过很多医院,有的医院说是“脑梗塞并血管性痴呆”,也有的医院说是“帕金森氏病”,济南的一家医院还诊断过说是“脑囊虫病”,要给脑子驱虫子,反正结果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但一直没有治好。不得已,我陪父亲到了市医院,找到亓勤德主任。
亓主任和我父亲交谈病情,并仔细检查过后告诉我,我父亲虽然言语不清、记忆力下降、肢体动作缓慢、生活能力逐步下降,但是四肢肌腱,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肌酶谱、血尿常规也正常,就是脑室有点结节性钙化,还有轻度脑萎缩,亓主任说初步诊断为是一种脑病。
治疗了一段时间,我父亲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亓主任多次来到病房,在一次检查中发现我父亲左侧腰上有一大块斑,跟鲨鱼皮似的。他立即对我父亲的四肢进行了检查,并把结果都详细告诉了我。他说我父亲四肢皮肤下面有纤维瘤,头部检查发现脑室钙化,考虑到我父亲还有肾囊肿,他们又做了一些检查,发现硬纤维瘤。这时候才终于确诊了,据亓主任讲,这是一种遗传病,一般都是儿童得这种病的多,但是临床上也很少碰到,尤其是成年人更少见了。我父亲表现出的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还有那块鲨鱼皮似的斑都是这么引起的。
终于确诊了,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了。对症下药,病治起来才有效并且迅速,谢谢亓主任,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
【养生建议】
▲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等原发病除有良好生活习惯外,药物治疗不容忽视。
▲糖尿病人应严格控制饮食、辅助以药物控制血糖到理想水平。
▲建议体重超标者增加及保持适当活动,坚持有氧锻炼。
▲限盐、限高脂肪摄入,多吃含钾、钙、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提倡戒烟限酒。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灾情就是集结号“莱芜需要什么,我们就调集什么。”省领导如是表示。一方出险,八方支援。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接警后,立即商请、协调空军、省直部门及周边地市紧急调兵遣将,连夜奔赴而来...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