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飞
今年以来,市民不断反映黄岗路北段凸起的井盖和竖立电线杆给行人、车辆带来不便,迫切希望相关部门早日整修。而相关部门的回应也很干脆,“年内会整修完毕”,令人稍感宽慰(详见今日本报A22版)。
说实话,黄岗路北段我不常走,但去年年底开车走过一次后宁愿绕行也不愿再走第二次了。不为别的,这段路确实天上电线如蛛丝,地上井盖一个接一个,路上还竖着线杆子,在这段路上开车要眼观六路,不仅要绕井盖、线杆,还要注意同是避让井盖、线杆的其他车辆,让人手忙脚乱。白天如此,夜晚在此路过的车辆、行人岂不更战战兢兢?相信附近居民和过往司机最希望路难行的局面早日改观。
咂摸相关部门对于黄岗路问题的历次回应,管路灯的说“路还没有完全竣工,建好后路灯会恢复,其他问题也会相应解决”,负责道路的说“电线杆未清除影响施工”,管电线杆的说“牵扯到修路费用,正在协商”,总而言之请市民再等等、再忍忍,等我们把问题协商好了自然“年内会整修完毕”。问题是,在此摸黑走路被井盖绊倒的行人、为躲避井盖追尾的司机等得起吗?这种宽慰感是不是顿时就泄了气呢?
道路整修的范例不是没有,比如黑虎泉西路整修涉及雨污、水、电管线施工,从开工到竣工用时仅1个月,提前5个月完工,被市民称赞为“黑西路速度”,希望加以复制。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城市里道路施工修修停停现象并未终结。与“黑西路速度”相对应,我斗胆将道路配套建设拖拉的问题称之为“黄岗路现象”。总结“黑西路速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部门协同配合外加科学规划,根本上还是以民为本,早日修好路让广大市民放心行走。反过头来看“黄岗路现象”,是不是有点部门各自为营的味道?
的确,道路整修工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意料之外的问题,问题也非一日之间就能立马解决,这些市民都能理解。怕就怕,相关方面对于市民的呼声和期待没有急人之所急,想的还是部门利益。济南市第十次党代会对今后省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具体体现就是“发展更好,城市更靓,管理更优,生活更美”。如果道路建设一再拖拉,不但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城市更靓、生活更美也打了折扣。所以,真的希望类似“黄岗路现象”的道路整修工程少些再少些。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周全)应山东法语联盟邀请,法国插画家奥立维?塔列克(OlivierTallec)将于2月24日来到济南,与他的画迷和学生们进行插图技术方面的交流。奥立维?塔列克是一位多面的插画家,他不仅为少...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