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十年研发电子地图为游客导航民间发明科技成果转化遇难题

来源:济南时报 2012-05-16 12:03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刘敏摄

图一:徐勇期待他的专利发明尽快出现在济南街头 记者刘敏 摄

图二:徐勇发明的互动信息查询定位地图分为触摸屏主机、城市地图、电视屏幕三部分 (徐勇提供)□本报记者 田珊

在恒隆、万达等大型购物中心,市民可以看到一种电子导购地图,只要点击触摸屏,就能查看购物中心内部的整体布局和每家店面的信息,顾客购起物来很方便。如果将电子地图的功能放大,变成整个济南市的导航图,放置在泉城广场、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供游客查询,将会给济南市民和外地游客游览、购物、观光提供非常大的便利,提升泉城的形象。10年来,这个想法一直在济南市民徐勇的脑海中盘旋,他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类似技术的发明专利。2007年,本报就曾对他的初期发明成果做过报道。

日前,徐勇带着自己改良后的电子地图发明资料来到了报社,他说现在最期待的,是将这项科研成果尽快变成现实,并且能在“十艺节”来临前把它们装在济南街头,给来济南旅游的游客导航。但现实是,他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执着:多年努力让电子地图越来越成熟

记者在徐勇带来的资料上看到,他发明设计的这种电子地图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一台立式的触摸屏主机、一幅装有LED光源的大型城市地图以及可以播放视频的电视屏幕。主机中存储着海量的济南地理信息,游客使用电子地图时,只需要用手轻轻触摸屏幕上的街道、楼宇名称,LED光源就会在一旁的大型城市地图上标示出该地在济南版图上的方位、与游客所在地的距离、公交驾乘路线等等;触摸屏上会显示该地的景点、商户信息;而LED电视屏幕上,则会同步播放所查地方的形象展示片。徐勇说,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每套设备都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多台触摸屏主机,供多人同时查询。

徐勇带来的,已经是经过三次改良后的电子地图设计方案了。

今年56岁的徐勇是山东建筑设计院的一名退休职工,从2002年开始着手于电子地图的发明研究,至今已经整整10个年头了。2004年,他就拿到了“新型立体式电子地图”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不过,当时的发明,是一张铺在地上的玻璃板地图,实用性不够强。2006年,徐勇经过钻研,又开发了“激光制导电子信息立体地图”,获发明专利证书,这种激光定位电子信息立体地图把航拍的城市地图信息记录在信息数据库中,并与终端电子触摸屏、打印机相连。使用者在触摸屏上输入自己的目的地,终端网页查询的信息就会以激光坐标定位的形式同步呈现在墙面地图上。

但是,以激光为坐标定位的形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在室外使用。2010年,徐勇将他的发明再次升级为“互动信息查询定位地图”,结合现有的科技,成功地将激光改为LED光源。这样,他的电子地图终于可以在街头露天的地方使用了。

苦恼:自掏腰包30多万,却未变成现实产品

尽管发明取得了成功,可是徐勇离实现他的梦想还差了一大步。“要想把科技发明专利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需要资金,但是现在还没有企业和单位投资这项技术。”徐勇告诉记者,“眼瞅着花费多年心血养大的孩子,却因为没有资金‘嫁\’不出去”,这是他现在最苦恼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徐勇的这项发明,目前只在菏泽市成武县城建局的展馆中有一套成品,他自己手中只有一些图纸和电子版的资料。即使在前几天的济南市科技成果展交会上,徐勇也只能拿着资料给来往游客宣讲,没有办法做实物演示。他的展位与相隔几十米之外的信博会上一些电子科技公司音画并茂的展台相比,显得寒酸许多。

“我现在最需要的是在济南街头做几个展示样板,大家看到成品的效果,就会对我的技术感兴趣了。“徐勇反复向记者强调他最迫切的想法。他告诉记者,这样一套电子地图做下来,外加工商注册、地图测绘部门登记等,大约需要人民币30万元。这些年,他已经自掏腰包拿出了30多万用于搞这项发明,现在需要找到投资资金,来支持他的科研成果转化梦想。

徐勇也接触过不少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希望能有“伯乐”看好他的成果。这其中包括济南市城建部门、城市信息管理部门、长途汽车站、地理信息公司等等,但是得到的答复大多是“等你拿出成品,有了成功的试点,我们会考虑”。没有资金,拿什么去搞试点呢?徐勇也打听到,市里有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扶持资金,但是按照规定,这些资金都是补贴给企业的,不会补贴给像他这样的民间发明个人。

“徐勇的执着让我们很钦佩,我们愿意全力帮助他。我们免费为他提供了科交会的展位,帮他制作了展板资料。但要想完成成果转化,还得看市场的认可,得走市场化运作的路线。”济南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如是说。

困惑:有实用价值,公益事业谁来投资?

“我也想走市场化路线,但是很多企业现在不投资,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效益。”

徐勇告诉记者。在他与企业的谈判中,不少企业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公司投资建了这种地图,能得到什么好处,多长时间能收回成本?”对这种问题,徐勇说他确实很难回答。

济南一家与徐勇接触过的大型交通运输企业表示,可以免费为电子地图提供场地,但是不会提供设备的制作费用。也有不少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打算看到成功运作的案例,确定投资建电子地图可以为他们带来广告效应,可以盈利,才能把资金投给徐勇。

在街头安放大型电子地图,是一项公益事业,是否可以由政府部门投资?济南市市政部门信息数字化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徐勇的发明他也有所了解。“这项技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我们目前并没有这项资金能够为他投资。”这位工作人员说,目前济南地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精力放在网站上,将在网上设置各种电子查询地图,如西瓜地图、蔬菜地图以及济南市的全景图,来实现便民服务,对于街头电子地图,“曾经考虑过,但还没有具体计划”。

现状:市中心鲜见地名查询触摸屏

记者了解到,济南街头也曾出现过类似触摸式电子地图的设备。作为2009年全运会的配套设施,济南市民政局曾在奥体中心附近以及一些酒店和商场门前,都设置了“地名查询触摸屏”,只要将自己想寻找的地方输入触摸屏,就会显示自己要找的道路、单位、公交和酒店等信息,是一个小型的电子地图。但是这些地名查询触摸屏主要被放置在东部体育场馆附近,多是为了满足外地来济运动员、教练员等对地名信息查询的需求,可以查询的地理信息有限,在济南市内繁华路段和景点密集区也难觅其踪迹。

“济南确实需要一些大型的电子地图。”五一假期从青岛来济南游玩的冯先生听说了徐勇发明的这种电子地图的功能后表示,“如果能在火车站、汽车站等醒目位置摆放,想去哪里一目了然,是个不错的公共设施。”

获专利容易“养”专利难

专利年费让民间发明人“吃不消”

在日前举办的济南科技展交会期间,记者遇到了不少像徐勇这样的“民间发明人”。一位事业单位退休老人发明了一种“显像验票车载无人售票刷卡机”,可以让公交车司机在一米以外的距离,看清楚乘客所持月票照片是否与本人相符,能帮助司机轻松识别出用别人月票“蒙混过关”的乘客。他的另一项发明“集成式水表”,则将普通居民楼安装的“一户一表”集中在一块钢板上,节省了四分之三的空间。

这些发明人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大多是企事业单位的退休技术人员。他们是除了高校、院所和企业的职务发明人之外的一个庞大的创新团体。记者了解到,多年来,他们创造的专利一直占我国每年专利总量的四成以上。他们频繁而积极地参加各种科技成果展示会,但是能将发明专利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因此获得财富回报的却是凤毛麟角。

“我们不像单位里的职务发明人,各种条件有保障,发明创造没有后顾之忧。”一位民间专利发明人告诉记者,根据我国专利保护的相关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的保护期都是10年,在保护期内,专利持有人每年需要缴纳年费来保护自己的专利。按照现有的政策,前三年可以是免费的,但是如果三年以后还没有经济效益,就得自己交高额的专利年费。“不交年费专利就不能被保护,可是专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谁能忍心把它抛弃呢?”

新闻推荐

历下垃圾流转中心7月“服役”位于盛福片区 日垃圾转运量1000吨 是济南首个现代化垃圾流转中心

作者:王亚妹)图一:正在装修中的历下区生活废弃物流转中心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张刚 摄图二:夏天产生异味的大型中转垃圾箱将“退休”□本报记者 孙镇镇 实习生 刘杰从外观看像花园,日吞千吨垃圾...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十年研发电子地图为游客导航民间发明科技成果转化遇难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