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著名演员濮存昕来到济南阳光100小区受赠家庭安装“贴心一键通”呼叫器。 记者黄中明 摄(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张丹丹
只要轻轻触动SOS键,老人就能接通24小时服务平台――― 随时呼唤紧急救助、个性家政等服务,对济南的老人们来说已不再是梦想。济南市民政局斥资500万,研发出“贴心一键通”项目,成为全国扶老工作的新亮点。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视察该项目时高度赞扬,把它称作“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前世今生】
“一键通”运行4年,服务8万余人次
老年人不用记任何号码,只需按下呼叫器的专用键,就可以与呼叫中心直接对话,获取医疗救助和各种社区服务信息。在紧急状况下,呼叫中心还能通过紧急联系人,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贴心一键通”项目2008年9月开通试运行,2009年正式投入运行,是由济南市民政局出资建设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综合系统。项目启动以来,民政部门已投入600万元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该项目的正常运行,“一键通”运行4年时间,用户数量近6000户,提供各类日常服务8万多人次,紧急救助330多人次。“一键通”发展初期,服务内容主要是保障老人生命安全,市民政局与120、110、119等单位合作,提供防病、防火、防盗等应急服务。然而老弱病残孤人群的需求方方面面,又岂止这些?2011年,市民政局在调研中发现,“一键通”服务范围小,造成设备利用率低、平台资源闲置等问题。“贴心一键通”的调整应运而生,经营理念、服务内容、运营模式全面调整,经营性单位纳入服务联盟,形成了遍布全市的社区服务网络。
【安全屏障】预设紧急联络网络,关键时刻显身手
2010年春节前夕,凌晨0点32分,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打破了“一键通”呼叫中心的宁静。值班人员接通线路,电话那端传来虚弱的声音:“我刚才摔倒了,头晕得厉害,眼睛看不清……”
打电话的老人叫赵淑芬,家住市中区纬一路附近,是个空巢独居老人。她患有心脏病,这天突然发病了,身体不能动,眼花得厉害。在这个危急时刻,老人无法打电话求救,身上挂着的“一键通”遥控器成了唯一的救星。
老人拨通呼叫器,要求联系“紧急联系人”,呼叫中心立刻予以转达,与联系人钟先生取得联系。然而老人病情危重,没办法接听电话,联系人家距纬一路很远,“一键通”成为了解老人情况的唯一工具。
“呼,呼,呼……”电话那头,传来微弱的呼吸声,一下下牵动着众人的心。呼叫中心紧急联络120和110,经联系人钟先生同意,强行破门将老人救出。经过紧张的抢救,老人转危为安。
赵淑芬所面临的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全市数以万计的空巢老人,该由谁去保障他们的生活,提供24小时不休的护理服务。一枚按键,连接11个坐席,24小时值班。“贴心一键通”,给予老人安全保障。
【更高期待】
整合全市社区资源,回应群众新期待
济南是山东省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60岁以上人群近百万,占总人口的16.4%。而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120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贴心一键通”必将承载更高的期待。
整合后的“贴心一键通”,提供24小时紧急救助和365天日常生活服务,如120急救、联系子女、送药上门、吃药提醒、天气提醒、家政服务、旅游服务等。家电出了毛病,手机欠费了、预约家政服务……都能通过一个按键获取服务,如今,“贴心一键通”已成为济南老年人心目中响当当的品牌。
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凡济南市户口、年满60岁以上、因病不能自理的独居老人或年龄75岁以上“空巢老人”,都可由政府出资免费获赠一套“贴心一键通”系统。从2008年起,民政部门已为数千户老红军、百岁老人、70岁以上全国劳模、残疾老人、一级伤残军人、三无优抚对象等实行免费安装了“贴心一键通”系统。
固话一键通向手机方向伸延,市内五区建立100个综合缴费点、100个老年助餐点,方便社区老年人和社区居民……通过这些已经列入计划甚至排出时间表的一项项服务内容,人们不难感受到,政府机构正通过创新发展回应群众助老服务新期待。
新闻推荐
作者:刘敏摄图一:徐勇期待他的专利发明尽快出现在济南街头 记者刘敏 摄图二:徐勇发明的互动信息查询定位地图分为触摸屏主机、城市地图、电视屏幕三部分 (徐勇提供)□本报记者 田珊在恒隆...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