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王清 济南报道
现如今,不少妈妈为了能全心全意地教育孩子,选择了做一名全职妈妈。有些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确实比丢给老人或保姆带的孩子优秀,但是,也有不少全职妈妈虽然在照顾、教育孩子方面倾尽全力,可带出的孩子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案例1 男孩不爱玩车爱打扮
硕硕今年4岁多了,爸爸在一家私企工作,每天都很忙碌,他是妈妈一手带大的。去年9月,硕硕上幼儿园后不久,老师便找了硕硕妈谈话。“老师跟我说,硕硕这孩子一点也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滑梯、做游戏什么的,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在走廊照镜子。”硕硕妈告诉记者,“老师问他喜欢做什么,硕硕就说喜欢跟妈妈逛街 。”
三优开智锦绣泉城店郑伟伟点评:很多爸爸都存在疏于陪伴孩子的通病,认为照顾孩子是妈妈的任务。这一点,在全职妈妈家庭中可能会尤为凸显。但是,妈妈的能力再强大,也不能取代爸爸的角色,特别是男孩子,如果缺少爸爸的陪伴,缺乏男性的榜样,容易出现女性化倾向。所以,爸爸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如果是男孩子,带着他去玩一些男性化的游戏,比如踢足球。妈妈也要多带儿子去和其他男孩一起玩,帮助他融入男孩的世界。
案例2 精英教育法,未必出精英
卢霞曾留学法国,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着自己的想法。快30岁的她一得知自己怀孕就选择了辞职,安心养胎、做胎教。她和老公的目标很明确: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把女儿艺艺培养成精英。孩子出生后不久,卢霞就给女儿报名参加了两家机构的早教班。现在女儿3岁,已经开始学英语、钢琴了。“我怀孕那会儿就给她听音乐、诗歌朗诵,现在她自己也能背诵。女孩子,还是应该从小就培养。”可是,说到女儿的性格,卢霞就有些担心了,“学习这方面感觉她是挺聪明的,可是平时话都很少,也很少愿意跟其他小孩玩,这点我就很担心。”
天才宝贝教务总监Willy点评:很多妈妈像卢霞一样,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很高的期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扑在孩子的教育上,就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比其他孩子强。但是,这样的“精英教育”有时就表现为给孩子提供一切,无限度地满足自己想要孩子优秀的欲望。当孩子接收到家长这种希望自己变得优秀的信号时,就会一门心思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而去学习,会忘了还有自己的乐趣,比如交朋友、玩耍。这时候,就需要家长适当放宽对孩子的教育政策,除了要求孩子在学习方面积极努力之外,还要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玩耍环境。
案例3 妈妈喜怒无常令宝宝“早熟”
晓静是在老公的强烈要求下做全职妈妈的,刚开始还觉得这种生活挺好,可以全心全意照顾孩子,也再不用早出晚归地为生计奔波。可后来再见到以前的同事,她就开始感到自己差距了:别人是光鲜的职业装,自己则成了标准的师奶。特别是跟老公要钱时,如果是为了孩子,没有问题;若她自己想买什么,老公总是给得不那么痛快,这让晓静愈发郁闷。她不好和老公发脾气,就常把不良情绪发在女儿身上,甚至动手打她。现在女儿3岁了,看起来明显比其他孩子成熟,总是察言观色,主动讨好妈妈。晓静知道自己这样不好,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幼儿园胡老师点评:全职妈妈们有时会过度关注孩子,因为她们的精力太充沛,甚至无处宣泄。再加上与社会的脱节,理解问题、与人交流上就会出现偏颇,听不进别人的善意忠告,不理解别人的好心劝说。还有家人,尤其是老公对自己不管不顾,对家庭彻底放手,越发使这些妈妈们有心火而无处释放。孩子本身是个自由、没有自制能力、没有判断能力的群体,难免有时会做不到妈妈心里去,致使妈妈不敢冲给她经济支持的爸爸发火,只好将火发到孩子身上。孩子年龄小,不懂事理,只觉得自己惹妈妈生气了,久而久之便知道怎样做妈妈才高兴,渐渐学会了看大人的脸色行事。
全职妈妈,给自己一点空间
现在这个社会,全职妈妈很多,日本、韩国的全职妈妈更多,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她们结婚生子之后,自然而然就选择做家庭主妇,但她们仍然生活得很滋润,为什么?因为她们在照顾好孩子之余,会给自己一定的空间,学习厨艺、插花,上各种课。在此,小编建议广大全职妈妈,在照顾好孩子和丈夫的同时,不要忘了给自己一点空间,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精彩些。只有自己身心健康快乐,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新闻推荐
开篇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中心,父母每天的生活几乎都在围绕着孩子入园难、幼升小、小升初等烦心事奔波。这个宝宝的节日,是每个家庭最轻松活跃的时刻...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