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按照相关规定,食用冰是国家规定必须实行QS准入制度的产品之一,济南不少食用冰则出自“前店后厂”式的自制销售餐饮企业和作坊制冰厂。记者调查发现,冷饮店、酒吧以及火锅店的大量自制冰卫生状况堪忧,食用冰遭遇监管空白。
据了解,按照国家标准,企业生产的食用冰,都必须具有QS标志才是合格产品,才能入市销售。酒吧、餐饮店、冷饮店等单位、个体的自制冰就无法用“QS”的方法来监控,而要通过检测的方法来监管这些自制冰,显然也不现实。盛夏时候,日耗冰块较多,由于没有制冰厂,大量食用冰出自“前店后厂”式的餐饮单位和作坊制冰厂。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工商部门只能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管,对市面上使用的大量自制冰,存在监管空白。
据了解,虽然卫生部门会按要求监督和检查获得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但不排除部分餐饮企业违规操作,建议消费者最好还是选择到那些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消费。济南首家获得国家QS认证的专业制冰厂,即济南英昊冰块厂李桂明厂长给记者介绍了几种辨别食用冰的办法:一是水的过滤,合格的食用冰在用水上都经过严格的过滤,里面的杂质被清除干净,看上去晶莹剔透,而不合格的食用冰的用水有可能没有过滤干净,看上去会有点浊白,有的甚至还能看到细小的杂物;二是从视觉上的辨别,合格的食用冰粒在形状上大小匀称,分四方状和圆柱状,根据用户的需求可分为四方实心和圆空心两种,而用大块工业冰敲碎后的冰粒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比食用冰粒偏小、偏碎;三是口味上的不同,不合格的食用冰因过滤杀菌除味不到位,食用起来会感觉到异味;四是看包装,“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从2005年7月起,包括食用冰在内的冷冻饮品都须加贴‘QS’标志方可出厂销售。购买食用冰等冷饮产品时一定要认清包装袋上的\‘QS’标志。”李桂明介绍说,正规企业的食用冰包装袋上同时标明企业的名称、地址、执行标准、电话、净含量等相关信息,黑店或小作坊的包装袋上都没有这些信息。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时报7月9日讯 (记者赵言民 实习生刘正龙 曹亚楠)今天上午,由泉城义工志愿服务联络站发起,“崔字芝麻酱”冠名的泉城义工2012暑期小报童报纸义卖大赛正式启动。短短3个小时,来自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